热门搜索:   黑龙江 广东 江苏 山东 新疆 吉林
400 886 5719

GB 20287-2006《农用微生物菌剂》新标准

日期:2025-11-23 11:48:47 浏览:12
内容简介:GB 20287-2006《农用微生物菌剂》新标准一、标准的基本信息GB 20287-2006《农用微生物菌剂》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 2006 年 7 月 20 日联合发布的,自 2007 年 2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这一标准的主管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归口部门则是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其英

GB 20287-2006《农用微生物菌剂》新标准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20287-2006《农用微生物菌剂》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 2006 年 7 月 20 日联合发布的,自 2007 年 2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这一标准的主管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归口部门则是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其英文名称为“Microbial inoculants for agriculture”,起草人涵盖了众多农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标准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奠定了坚实基础。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65.020.20,精准地将该标准定位在农业领域的肥料、土壤调理剂等相关范畴,使其在国际标准体系中有了清晰的坐标,便于与国际接轨,促进相关产品的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

GB 20287-2006《农用微生物菌剂》新标准

二、标准内容

该标准全面规定了农用微生物菌剂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关键环节。在技术要求方面,明确菌剂的有效活菌数浓度不得低于规定值,确保产品具备足够的微生物活性以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功效,如促进作物生长、改善土壤结构、防治病虫害等。同时,对杂菌率进行了严格限制,避免有害微生物的混入对作物和土壤造成不良影响。检验方法部分详细列出了各项指标的检测流程,采用科学、精准的实验手段,从取样到分析,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操作规范,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检验规则明确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具体要求,确保每一批次产品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把控。在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方面,规定了产品包装上必须标注的信息,如产品名称、有效成分、使用方法等,便于用户正确选购和使用;同时,对包装材料、运输条件和贮存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证菌剂在流通过程中的品质不受损害,延长产品的保质期,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三、标准应用场景

在农业生产中,GB 20287-2006《农用微生物菌剂》标准的应用场景极为广泛。首先,在种植领域,无论是粮食作物、蔬菜还是水果等经济作物,都可以依据该标准选用合适的微生物菌剂。例如,在蔬菜种植中,使用符合标准的根瘤菌菌剂,能够帮助豆科蔬菜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氮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能提高蔬菜的品质和产量。在土壤改良方面,一些复合微生物菌剂能够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通气性、保水性和肥力,有效缓解长期使用化肥导致的土壤板结、酸化等问题,使土壤恢复健康活力,为作物的持续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此外,在农业生态修复领域,该标准也为微生物菌剂的应用提供了规范指导。在一些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中,通过施用特定的微生物菌剂,可以利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分解土壤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平衡,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GB 20287-2006《农用微生物菌剂》标准的发布与实施,为农用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检验和应用提供了明确、科学的规范依据。它不仅保障了产品质量,维护了消费者权益,还促进了微生物菌剂行业的健康发展,推动了农业绿色、生态转型。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这一标准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引导微生物菌剂技术不断创新与升级,助力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分享到:
  • 微信扫一扫分享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凡没有注明"来源:聚检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进行修改或删除,自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聚检通有权进行转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检测
污水检测 ¥50

污水检测

水泥检测 ¥50

水泥检测

推荐检测机构
推荐检测资讯
 |  网站地图  |  皖ICP备2025072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