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PET塑料制品检测有哪些关键标准?涵盖哪些检测项目与方法?一文带你全面了解
答:
一、标准名称(国内现行主要检测标准)
1. GB/T 17931-2018《瓶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
该标准规定了用于制造各类瓶制品的PET树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内容,适用于以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为原料经缩聚反应制得的瓶用PET树脂。
2. GB/T 13508-2011《聚乙烯吹塑容器》
虽名称涉及聚乙烯,但其中部分条款对PET吹塑容器的通用检测指标有参考意义,明确了容器的外观、容量偏差、物理机械性能等检测要求。
3. GB 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针对与食品接触的PET塑料制品,规定了其原料要求、感官要求、理化指标等检测标准。

4. QB/T 2665-2004《热灌装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
专门针对热灌装场景下使用的PET瓶,制定了包括耐温性能、抗冲击性能等在内的检测标准。
5. GB/T 31268-2014《限制商品过度包装 通则》
涉及PET塑料包装制品时,对其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等方面的检测做出了规定。
二、标准内容
一. GB/T 17931-2018《瓶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
该标准要求PET树脂的特性黏数应在0.72-0.85 dL/g范围内,端羧基含量不超过36 mol/t,水分质量分数不大于0.4%。在卫生性能方面,要求铅、镉的残留量分别不超过0.05 mg/kg和0.01 mg/kg,蒸发残渣(4%乙酸,60℃,2h)不超过30 mg/L。此外,还对树脂的色度、灰分等指标做出了明确规定,色度(b值)应不大于3.0,灰分质量分数不大于0.02%。
二. GB/T 13508-2011《聚乙烯吹塑容器》
对于PET吹塑容器,该标准规定外观应无明显变形、气泡、杂质等缺陷,瓶口应平整光滑,无毛刺。容量偏差方面,当标称容量不大于1L时,偏差应在±3%范围内;当标称容量大于1L时,偏差应在±2%范围内。物理机械性能上,跌落试验要求容器从1.2m高度跌落至水泥地面,无破裂、渗漏现象;密封性能试验在0.2MPa压力下保持1min,不得有泄漏。
三. GB 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感官要求上,PET塑料制品应无异味,表面应光滑,无异物、霉斑等。理化指标中,高锰酸钾消耗量(水,60℃,2h)不超过10 mg/L,重金属(以Pb计)迁移量不超过0.01 mg/L,脱色试验(乙醇、冷餐油、浸泡液)不得呈阳性。同时,该标准还对PET原料的使用做出规定,禁止使用回收料用于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制品生产。
四. QB/T 2665-2004《热灌装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
耐温性能要求瓶体在90℃±1℃的蒸馏水中浸泡30min后,无明显变形、破裂,瓶口密封性能良好。抗冲击性能试验中,以1.5J的冲击能量冲击瓶体,不得出现破裂。此外,对瓶体的垂直度偏差也有规定,应不大于3°,容量偏差在±5%范围内。
五. GB/T 31268-2014《限制商品过度包装 通则》
当PET塑料包装制品用于商品包装时,包装空隙率方面,商品包装内所有包装空间的体积与商品净含量体积的比值应符合规定,其中食品类商品的包装空隙率不大于60%。包装层数最多不超过3层,除初始包装外,商品包装的所有包装成本总和不应超过商品销售价格的20%。
三、检测项目与方法
PET塑料制品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外观检测、尺寸偏差检测、物理机械性能检测、理化指标检测等。外观检测采用目视法,在自然光或等效光源下,距离样品30-50cm处进行观察,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尺寸偏差检测使用卡尺、量规等工具,测量样品的关键尺寸并与标准要求对比。物理机械性能检测中,跌落试验按规定高度将样品跌落至特定地面,观察破损情况;密封性能试验通过加压装置对样品进行加压,检查是否泄漏。理化指标检测多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如蒸发残渣检测通过蒸发浸泡液后称量残渣质量来确定;重金属检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等进行定量分析。
四、检测的重要性
PET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饮料瓶等领域,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安全。通过严格按照上述标准进行检测,可有效确保PET塑料制品的性能符合使用要求,避免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同时,检测能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推动PET塑料行业的健康发展。此外,符合标准的PET塑料制品在回收利用时,也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7*24小时快速响应
十五年检测经验
检测精准,价格透明
超过百个检测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