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38032-2020《电动客车安全要求》解读
一、标准基本信息
1.发布与实施信息
发布时间:2020年5月12日
发布单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实施日期:2021年1月1日
主管与归口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2.起草单位
由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8家单位共同制定。
二、标准核心内容
1.通用安全要求
电动客车需满足GB18384《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的基础电气与功能安全指标,同时针对其载客量大、电池容量高、驱动功率强的特点,强化电池仓碰撞防护、充电系统安全及整车防水性能。
2.防水防尘性能
涉水试验:整车需通过30cm水深浸泡测试,试验后10分钟内绝缘电阻值应≥1MΩ。
防护等级:客舱地板以下距地面500mm以内的高压部件及车顶无防护装置的高压设备(受电装置除外),防护等级不低于IP67。
3.防火性能
材料阻燃:B级电压部件绝缘材料需通过水平燃烧HB级、垂直燃烧V-0级测试。
隔热设计:电池系统与客舱间采用A级阻燃隔热材料,300℃时导热系数≤0.04W/(m·K),防止火势蔓延。
4.电池系统安全
热失控考核: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系统需在5分钟内保持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逃生时间。
充电监控:充电接口温度监控装置需具备过温保护功能,确保充电过程安全。
5.碰撞与侧翻安全
结构强度:车辆需通过侧翻试验,碰撞后高压系统应自动断电,避免漏电或短路引发二次事故。
三、标准应用场景
1.适用车型
M2类(载客人数≤9人)、M3类(载客人数>9人)电动客车,包括纯电动和混合动力客车,不适用于燃料电池电动客车。
2.应用领域
覆盖城市公交、长途客运、旅游通勤等场景,尤其适用于载客量高、使用频率高的运营需求。
3.行业影响
推动企业优化电池热管理技术,提升电动客车火灾防控能力。
通过统一技术标准,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保障乘客及道路安全。
该标准通过严格的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为电动客车的设计、生产和使用提供了系统性安全保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