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39176-2020《稀土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解读
一、标准基本信息
1.发布与实施
发布日期:2020年7月23日
实施日期:2021年8月1日
发布单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归口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起草单位:湖南稀土金属材料研究院、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稀土矿产品、钕铁硼废料、单一及混合稀土化合物、稀土金属、稀土合金、稀土永磁材料、储氢材料、发光材料、抛光粉、磁致伸缩材料、催化材料、发热材料等20余类稀土产品。其中,第4章(包装)和第7章(质量证明书)仅适用于稀土矿产品、钕铁硼废料、单一及混合稀土化合物、稀土金属。
二、标准核心内容
1.包装要求
通则:包装需确保产品在运输和贮存中不松散、防潮、防腐蚀、防泄漏。同一包装单元需为同牌号、同规格产品,特殊情况需分捆标识。
分类包装:
稀土矿产品:粉状精矿采用符合GB/T4456或GB/T10003的塑料袋内衬,外覆塑料编织袋(C型),重量50kg~2t;放射性矿产品需符合GB190、GB18871规定。
稀土化合物:固态产品用密封防水包装(塑料袋/瓶+纸箱/铁桶),液态产品用耐腐蚀塑料桶或槽罐车,预留膨胀空间。
稀土金属及合金:需抽真空或充惰性气体防氧化,内包装为双层塑料袋(GB/T4456),外包装铁桶,重量25kg~250kg。
功能材料:永磁材料需真空+防震包装;储氢材料需惰性气体密封;发光材料用石英管或防震包装。
2.标志要求
包装需标注危险货物标志(GB190)、储运图示标志(GB/T191)及原料溯源信息(矿产品生产企业名称)。
3.运输要求
运输工具需清洁干燥,禁止与腐蚀性、潮湿性物品混运。
敞篷运输需覆盖防水篷布,装卸时避免包装损坏。
易燃、易爆产品按GB17914运输,放射性产品按GB11806执行。
4.贮存要求
仓库需干燥通风,远离火源及腐蚀性物质。
产品分类存放,堆垛高度不超过2m,定期检查包装完整性。
5.质量证明书
需包含产品名称、牌号、规格、重量、生产日期、执行标准及生产企业信息。
三、标准作用与应用场景
1.规范行业操作
为稀土产业链各环节提供统一技术规范,降低运输损耗与安全风险,保障产品质量稳定性。
2.支撑国际贸易
通过标准化包装与标志,提升稀土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合规性,应对技术壁垒。
3.促进可持续发展
强化放射性、易燃易爆产品的安全管理,减少环境污染,助力绿色生产。
4.适用场所
稀土生产企业、加工企业
物流运输公司、仓储单位
海关、质检机构及国际贸易相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