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82342020《酸性电解水生成器卫生要求》标准解读
一、标准基本信息
1.发布与实施
发布日期:2020年7月23日
实施日期:2021年8月1日
发布单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归口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起草单位:包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机构及相关行业专家。
二、标准内容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连续发生型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和微酸性电解水生成器,及其生成的酸性电解水(包括pH值2.0~3.0的酸性氧化电位水和pH值5.0~6.5的微酸性电解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引用了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17219《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WS 628《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技术要求》等20余项国家标准和规范,确保技术要求与安全评价的一致性。
3.技术要求
材料与工艺:设备制造材料需符合卫生标准,具备耐腐蚀特性,确保水质不受污染;电解槽设计需精确控制电流、电压等参数,保障电解效率与产物稳定性。
安全性能:设备应具备过流、过压、欠压保护功能,电气安全符合GB 4706.1要求;防泄漏、防腐蚀设计确保操作安全。
卫生指标:酸性电解水有效氯浓度需达到40~80mg/L,pH值符合对应类型要求(酸性氧化电位水≤3.0,微酸性电解水5.0~6.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病原体的杀灭率需达到99.999%。
4.使用方法
首次消毒:采用40mg/L微酸性电解水对管路流动浸泡消毒,直至水质菌落总数≤100CFU/mL(符合GB 5749标准)。
日常维护:持续使用10mg/L微酸性电解水对管路和用水系统进行卫生处理,确保长期安全。
5.运输与贮存
设备需防潮、防震包装,标识清晰;贮存环境应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与腐蚀性物质接触。
三、标准作用
1.应用场景
医疗卫生领域:用于医院环境、诊疗器械、皮肤黏膜及口腔综合治疗台的消毒。
食品加工行业:适用于餐具、加工设备、瓜果蔬菜的清洗与杀菌。
公共场所:可用于学校、办公场所等环境物体表面及空气的预防性消毒。
家庭场景:支持手部清洁、织物消毒及卫浴设施的日常除菌。
2.社会价值
该标准为酸性电解水生成器的设计、生产、检验提供了统一技术规范,确保产品安全高效。通过明确次氯酸有效氯浓度、pH值及杀灭率等关键指标,推动了环保型消毒剂的广泛应用,尤其在传染病防控与公共卫生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GB 282342020的实施,不仅规范了酸性电解水生成器的市场准入,更通过技术参数与应用场景的细化,为其在多领域的安全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助力提升我国消毒产品的标准化水平与公共卫生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