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标准名称: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性能要求
2. 标准号:GB 14391-2021
3. 发布日期:2021-08-10
4. 实施日期:2022-03-01
5. 发布单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6. 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
7. 归口部门:交通运输部
8. 起草单位: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等
二、标准内容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406MHz频段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EPIRB)的系统要求、数字信息内容、环境和运行要求、主体结构、自由浮离释放和激活装置以及标签与标记。本标准适用于各种船舶上配备的406MHz频段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设备,也适用于该类设备的研发、生产及管理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162 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术语
IMOA.810(19) 406MHz频率浮离式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性能标准。
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术语和定义:GB/T 1616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缩略语:BCH-1: 第一纠错校正编码字段(First BCH error-correcting field);BCH-2: 第二纠错校正编码字段(Second BCH error-correcting field);C/S: 国际搜救卫星系统(Cospas-Sarsat);EPIRB:紧急无线电示位标(Emergency Position Indicating Radio Beacon)。
4. 系统要求
发射频率:406MHz频段
频率稳定性:在-20℃~+55℃范围内,频率偏差不超过±5×10^-6
发射功率:在406MHz频段上,发射功率应不小于25W
天线特性:天线增益应不小于2.5dBi,波束宽度(半功率点)应不大于70°(水平面)和120°(垂直面)。
5. 数字信息内容
短格式(112比特)和长格式(144比特)信息的结构,包括系统位、数据位、纠错校正编码等。
6. 环境和运行要求
温度范围:工作温度范围为-20℃~+55℃,存储温度范围为-30℃~+70℃
湿度:在相对湿度为93%的环境下,设备应能正常工作
盐雾:设备应能耐受盐雾环境,试验方法按GB/T 2423.18的规定进行
浮力:设备在水中应具有足够的浮力,确保在船舶沉没时能自动浮起
抗冲击:设备应能承受船舶沉没时的冲击,试验方法按GB/T 2423.5的规定进行。
7. 主体结构
材料:EPIRB应采用防腐蚀材料制造
外观:EPIRB的外观应为黄色或橙色,并具有反光性能
灯光:EPIRB应配备低负载循环灯,灯光应为白色或黄色,闪烁频率应为每分钟50次~70次。
8. 自由浮离释放和激活装置
自动释放:EPIRB应配备自由浮离释放装置,确保在船舶沉没时能自动释放并激活
手动激活:EPIRB应具备手动激活功能,操作应简单可靠。
9. 标签与标记
标签:EPIRB应有清晰的标签,标明设备的型号、序列号、生产日期等信息
标记:EPIRB应有明显的标记,标明设备的用途和操作方法。
三、标准作用
1. 海上遇险救援:在船舶遇险时,EPIRB能够自动或手动激活,向国际搜救卫星系统(Cospas-Sarsat)发送遇险信号,提供船舶的位置信息,帮助救援人员快速定位。
2. 海洋渔业和海上运输:为渔业船舶和商船提供安全保障,确保在恶劣海况下仍能发出求救信号。
3. 海上施工和探险:在海上施工平台或探险活动中,EPIRB是重要的应急设备,能够在事故发生时及时通知救援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