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1549-2008《实验室玻璃仪器 玻璃烧器的安全要求》标准介绍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2008 年,GB 21549-2008《实验室玻璃仪器 玻璃烧器的安全要求》呱呱坠地,它是实验室玻璃仪器领域的一颗璀璨星辰,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这两个庞然大物联合发布,2009 年 7 月 1 日正式粉墨登场,开始在实验室这片舞台上施展才华,它的 “娘家”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而 “婆家” 归口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它还有个洋气的英文名 “Laboratory glassware -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glass ware”,众多领域的专家们齐心协力起草了它,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71.020,犹如它的国际通行证,让它在国际标准化舞台上有了自己的坐标。

二、标准内容
1. 玻璃烧器的材质选择有着严苛的门槛,必须是耐高温、耐腐蚀、化学性质稳定的优质玻璃,从源头把控质量关卡,为后续安全使用筑牢根基。
2. 对玻璃烧器的外观尺寸、容积偏差等物理属性立下规矩,要求其外观无瑕疵、尺寸精准、容积偏差在合理区间,确保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3. 明确玻璃烧器的耐热冲击性能指标,规定其能承受的温差范围,像烧杯、烧瓶这类常用烧器,在骤冷骤热的实验环境下,凭借出众的耐热冲击性能,依然坚挺可靠,保障实验平稳进行。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在化学实验领域大放异彩,无论是有机合成还是无机物制备,各类化学试剂在玻璃烧器中尽情 “舞动”,玻璃烧器凭借符合标准的材质和性能,安然无恙地承载着每一次化学反应,让实验人员精准观察反应现象、获取实验数据。
2. 于生物实验中挑起大梁,生物样本的培养、分离、提纯等环节,都离不开玻璃烧器。它们为娇贵的生物样本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耐腐蚀的特性抵御住生物试剂的 “侵蚀”,守护生物实验的顺利推进。
3. 在物理实验舞台上展现魅力,物理量测量、物质性质探究等物理实验,也常借助玻璃烧器辅助完成。其精准的尺寸和容积,助力实验人员获取精确的物理数据,为物理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四、总结
该标准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实验室玻璃烧器的设计、生产与使用之路,从细微处提升实验室的安全系数,为科研人员营造安心的实验环境,助力科研探索的巨轮稳健前行,推动科学技术不断迈向新高度。











一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7*24小时快速响应
十五年检测经验
检测精准,价格透明
超过百个检测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