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黑龙江 新疆 山东 广东 吉林 昆明
400 886 5719

GB 21908-2008《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新解读

日期:2025-11-05 16:46:04 浏览:4
内容简介:GB 21908-2008《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新解读一、标准基本信息GB 21908-2008《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 2008 年 10 月 30 日联合发布,自 2008 年 12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负责归口管理,起草人为众多业内专

GB 21908-2008《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新解读

一、标准基本信息

GB 21908-2008《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 2008 年 10 月 30 日联合发布,自 2008 年 12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负责归口管理,起草人为众多业内专家。其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13.060.10(水污染控制和水污染保护综合),英文标准名为 “Emission standard of water pollutants for mixtur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GB 21908-2008《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新解读

二、标准内容精析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的排放限值。例如,在 pH 值方面,要求排放废水的 pH 值应控制在 6 至 9 之间,以确保水质的酸碱平衡,减少对水体生态的破坏。对于化学需氧量(COD),明确规定了不同规模企业的排放限值,像大中型企业每日排放的 COD 不得超过特定数值,这一指标的设定旨在有效控制有机物的排放,降低水体的有机污染程度。悬浮物(SS)的排放标准同样严格,以防止废水中的固体颗粒物对水体造成沉淀污染和堵塞河道等危害。

同时,该标准还涵盖了其他多项水污染物指标的排放要求,如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磷酸盐等,从不同角度对制药工业废水的水质进行严格把控,力求实现制药工业水污染物的达标排放,保护水环境质量。

三、标准应用场景

在制药企业日常生产环节,该标准是废水处理排放的关键遵循准则。企业需依据标准要求,构建完备的废水处理系统,运用如混凝沉淀、生物处理等多级处理工艺,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混装制剂废水进行深度净化。例如,某大型制药企业通过混凝沉淀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再利用生物处理工艺,凭借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进一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最终使处理后的废水达到标准规定的排放限值,确保废水排放不会对周边水体环境造成污染。

对于环保监管部门而言,该标准是开展制药行业水污染防治监管工作的重要依据。监管人员可依据标准规定的排放限值,对制药企业的废水排放进行定期监测和不定期抽检。一旦发现企业废水排放超标,即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企业进行限期整改,并给予相应的处罚,以此督促制药企业严格遵守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切实履行环保责任,推动整个制药行业的绿色发展。

在制药工业的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该标准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项目的环评报告需依据标准要求,对项目建成投产后所产生的废水量、各类水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及其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进行详细预测和评估。只有当项目的废水排放能够满足该标准规定的要求时,项目才能顺利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从而在源头上把控制药工业的发展,避免新增项目对水环境造成潜在的污染风险,保障水环境质量不受破坏。

四、总结

GB 21908-2008《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发布与实施,为制药工业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明确、严格且科学的规范指引。它不仅促使制药企业加大废水处理设施的投入与建设,提升废水处理技术水平,实现废水的达标排放,保障水环境质量,还推动了制药行业的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同时,该标准也为环保监管部门的执法监管提供了有力依据,有助于加强制药行业的环境管理,为守护水环境安全、构建美丽中国贡献着重要力量。


 
 
分享到:
  • 微信扫一扫分享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凡没有注明"来源:聚检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进行修改或删除,自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聚检通有权进行转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检测
污水检测 ¥50

污水检测

水泥检测 ¥50

水泥检测

推荐检测机构
推荐检测资讯
 |  网站地图  |  皖ICP备2025072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