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4622-2016《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四阶段)》解读全文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14622-2016《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四阶段)》于 2016 年 12 月 23 日发布,由国家环境保护部(现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自 2017 年 7 月 1 日起实施,归口于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英文标准名为 “Motorcycles - Limits and methods measurement for pollutants in exhaust gas (China Phase IV)”。起草人有众多专业领域专家,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43.020。它是为了加强摩托车污染排放控制,提升环境质量,推动摩托车行业绿色升级而制定。
二、标准内容
1. 明确了摩托车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如怠速、全负荷等,多种污染物如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的排放限值。这些限值相比之前有了更严格的限制,例如四冲程汽油发动机排气污染物,在两轮摩托车自由加速工况下,一氧化碳排放不超过 12.0 kPa,碳氢化合物不超过 1.0 kPa。
2. 规定了详细的测量方法,包括型式核准检验、生产一致性检查等。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如气体分析仪测量气体污染物浓度,使用滤纸式烟度计检测颗粒物排放等,确保排放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对摩托车的曲轴箱排放、蒸发排放等也做出了规定,要求曲轴箱不得有任何液体排放到大气中,蒸发排放控制装置要能有效减少燃油蒸气的泄漏。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在摩托车生产企业,作为产品设计、研发和生产的依据。企业需要根据标准要求,优化发动机设计,采用更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如改进燃油喷射系统、安装三效催化转化器等,以确保生产的摩托车符合排放限值要求。
2. 适用于环保部门对摩托车产品的监管执法。通过定期抽检、路检路查等方式,对市场上销售和使用的摩托车进行排放检测,对不符合标准的车辆依法进行处理,推动市场摩托车排放水平的提升。
3. 在车辆维修和保养领域,维修企业和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标准,对排放超标的摩托车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如更换尾气净化装置、调整发动机参数等,延长车辆使用寿命,同时保证其排放达标。
四、总结
1. GB 14622-2016 标准的实施,对改善空气质量、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有效减少了摩托车尾气中有害污染物的排放。
2. 推动了摩托车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促使企业加大环保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3. 完善了我国机动车排放标准体系,使摩托车排放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为全球摩托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