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8352.6-2016《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解读指南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发布时间:2016 年 12 月 23 日。发布单位:国家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2. 实施日期:自 2020 年 7 月 1 日起,所有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车应符合本标准要求。
3. 主管部门:国家生态环境部。归口部门: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4. 英文标准名:Emission limi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light-duty vehicles (China VI stage) 。起草人众多,涵盖了汽车制造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领域的专家。
5. 国际标准分类号:ISO 3938(道路车辆)。
二、标准内容
1. 排放限值:大幅加严了污染物排放限值,如一氧化碳(CO)限值较前一阶段降低约 30%,碳氢化合物(HC)降低约 50%,氮氧化物(NOx)降低约 42%,颗粒物(PM)质量限值降低约 33%。同时新增了粒子数量(PN)限值,以更全面地控制颗粒物排放。
2. 测量方法:采用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WLTC)作为型式认证试验循环,更真实地反映车辆实际行驶工况下的排放水平。此外,还增加了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测试(RDE),要求车辆在实际行驶环境中也需满足排放标准。
3. 车辆适用范围:适用于最大总质量不超过 3500kg 的轻型汽车,包括汽油车、柴油车、燃气车等。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汽车制造企业:在车辆研发、生产阶段,需依据该标准进行排放控制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确保生产的车辆符合排放限值要求。从发动机燃烧技术优化、排气后处理系统升级等方面入手,如采用更高效的三元催化剂、颗粒捕集器(DPF)等。
2. 汽车销售环节:自实施日期起,所有销售的轻型汽车必须符合国六标准,销售企业需严格把控进货渠道,杜绝不符合标准的车辆进入市场。
3. 环保监管领域:生态环境部门依据该标准对在用车进行排放检验与监管,通过对车辆定期排放检测、路检路查等方式,监督车辆的实际排放情况,要求超标车辆及时维修治理,以减少机动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四、总结
1. GB 18352.6-2016 标准的实施,是推动我国汽车行业技术进步、提升汽车环保性能的重要举措。
2. 有效促进了汽车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保障公众健康。
3. 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