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45673-2025《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标准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发布与实施
发布时间:2025年4月25日由应急管理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实施日期:2025年11月1日正式生效。
主管部门与归口
归口部门: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分会(TC288SC3)。
主要起草单位: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等。
主要起草人:党文义、厉建祥、孙青松等27位专家。
分类与名称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13.100(职业安全与工业卫生)。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G 09(安全生产)。
英文标准名: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safety production standardization of hazardous chemical enterprises。
二、标准内容
核心框架
整合7项行业标准(如AQ3013-2008),融合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理念,提出14个A级要素和63个B级要素,涵盖安全领导力、设备完整性、变更管理等全流程管理要求。
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与“第一责任人”制度,要求管理层建立风险识别至整改闭环的全链条机制。
创新要点
风险分级管控:引入“固有风险”与“残余风险”双维度评估,通过动态监控实现风险可控。
全生命周期管理:覆盖工艺开发、工程设计、施工安装等阶段,要求优化本质安全设计。
数字化要求:推动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解决数据孤岛问题,支持智能化监测与应急联动。
技术规范
强制要求高危工艺(如硝化、氯化)全流程自动化,重大危险源需设置安全仪表系统(SIS)。
细化设备分级管理、腐蚀评估与预防性维护标准。
三、标准应用场景
适用企业类型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使用危化品的化工企业、储存危化品的经营企业(含仓储设施)。
延伸至新能源、新材料等高风险行业。
关键应用环节
风险防控: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技术规范》(GB/T 45420-2025)协同,构建“标准化+风险管控”双重防线。
设备管理:从采购、安装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管控,重点监控腐蚀与泄漏风险。
应急与培训:要求企业制定应急预案、建设安全培训空间,强化全员实操能力。
合规衔接
需同步遵循《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 30871)等配套标准。
四、总结
系统性升级
该标准填补了我国危化品安全管理体系化建设的空白,通过整合国际经验(如HAZOP分析)与本土实践,推动企业从“碎片化”管理向系统化转型。
行业影响
加速淘汰技术落后企业,倒逼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为跨国供应链合规提供技术支撑,助力企业接轨国际标准。
未来意义
作为强制性国标,GB 45673-2025不仅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操作手册”,更是监管部门执法的重要依据,有望成为我国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