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黑龙江 新疆 山东 广东 吉林 昆明
400 886 5719

聚乙烯吹塑桶检测标准2025最新版解读

日期:2025-04-17 14:44:03 浏览:58
内容简介:问:聚乙烯吹塑桶检测标准2025最新版有哪些关键内容?这些标准如何保障产品质量?答:一、标准名称1.GB/T13508-2011《聚乙烯吹塑桶》2.GB4806.7-2016《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3.GB9685-2016《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4.GB/T17344-1998《包装包装容器气密试验方法》5.GB18191-2008《包装容器危险品包装用塑

问:聚乙烯吹塑桶检测标准2025最新版有哪些关键内容?这些标准如何保障产品质量?

答:

一、标准名称

1.GB/T13508-2011《聚乙烯吹塑桶》

2.GB4806.7-2016《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3.GB9685-2016《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

4.GB/T17344-1998《包装包装容器气密试验方法》

5.GB18191-2008《包装容器危险品包装用塑料桶》

聚乙烯吹塑桶检测标准2025最新版解读

二、标准内容

一.GB/T13508-2011《聚乙烯吹塑桶》:该标准适用于聚乙烯吹塑桶物理性能检测。在外观质量上,要求无明显擦痕、条纹等缺陷。物理性能方面,对抗压强度、跌落性能、密封性能等有严格规定。如堆码试验要求堆码后桶身不变形、不倒塌、不渗漏;跌落试验针对不同规格桶在规定高度跌落,观察是否破损、渗漏和崩盖等情况。尺寸偏差上,桶体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的允许偏差有明确数值规定,不同规格桶的外径、长宽高、桶口等尺寸偏差范围清晰界定。容量偏差要求实际容量不少于公称容量的105%。桶身壁厚规定了最小壁厚数值,且桶体对称部位壁厚比不大于1.2:1。

二.GB4806.7-2016《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主要涵盖卫生指标检测,用于食品接触类吹塑桶。对蒸发残渣、重金属含量等指标进行限定。例如,蒸发残渣在不同浸泡液中的限量有明确规定,以确保食品接触时不会有过多物质迁移到食品中,保障食品安全。重金属含量方面,如铅、镉、汞等重金属的迁移量都有严格的最大允许值,防止重金属污染食品。

三.GB9685-2016《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用于检测材料中添加剂的安全性。明确规定了可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添加剂种类、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以及特定迁移限量等。例如某种添加剂在特定塑料材料中的最大添加量以及其迁移到食品模拟物中的最大允许量都有详细规定,保证添加剂使用过程中不会对食品安全造成危害。

四.GB/T17344-1998《包装包装容器气密试验方法》:规定了检测吹塑桶气密性能的方法。通过向桶内充气,达到一定气压后,观察在规定时间内是否有气泡产生来判断其气密性能。如一般要求气压达到0.02MPa后10秒内检查有无气泡,以此确定桶的密封是否良好,防止内容物泄漏或外界气体进入。

五.GB18191-2008《包装容器危险品包装用塑料桶》:对用于包装危险品的聚乙烯吹塑桶有专门要求。在物理性能、化学相容性、耐腐蚀性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例如,针对不同类别的危险品,对桶的材质化学稳定性有不同要求,以确保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桶不会与危险品发生化学反应,保证运输安全。同时,对桶的抗压、抗冲击等物理性能要求也更高,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碰撞、挤压等情况。

三、检测作用

检测作用:通过对聚乙烯吹塑桶按照上述标准进行检测,可全面评估其质量。在物理性能检测方面,能确保桶在正常使用和运输过程中,承受压力、跌落等情况时不损坏,保证内容物的完整性。卫生指标检测可保障食品接触类桶不会对食品造成污染,维护消费者健康。添加剂安全性检测防止因添加剂使用不当带来安全隐患。气密试验确保桶的密封性,防止泄漏。对于危险品包装用桶的检测,则是从源头保障危险品运输和储存的安全,避免因桶的质量问题引发安全事故。检测方法涵盖了物理试验如堆码、跌落、气密试验等,以及化学分析如对重金属含量、添加剂迁移量等的检测。检测流程一般包括样品抽取、按标准规定项目进行试验、数据记录与分析、出具检测报告等环节,且每个环节都有严格要求,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分享到:
  • 微信扫一扫分享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凡没有注明"来源:聚检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进行修改或删除,自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聚检通有权进行转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检测
污水检测 ¥50

污水检测

水泥检测 ¥50

水泥检测

推荐检测机构
推荐检测资讯
 |  网站地图  |  皖ICP备2025072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