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食品包装塑料复合膜(袋)卫生安全检测标准有哪些?其规范内容及检测作用如何?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2. GB/T 21302-2007《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
3. GB 9683-1988《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虽有更新趋势,但在部分场景仍具参考意义)
4. GB 31604.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通则》
5. GB 31604.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高锰酸钾消耗量的测定》
二、标准内容
一. GB 4806.7-2016对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的原料要求、感官要求、理化指标等作出规定。原料方面,明确允许使用的树脂种类及添加剂名单,限制有害物质带入。感官要求外观不得有异物、异味、异臭等。理化指标包含总迁移量,规定在不同模拟物中的限量值,如在4%乙酸模拟物中,一般情况下总迁移量不得超过10mg/dm²,旨在控制塑料中物质向食品迁移的总量,保障食品安全。
二. GB/T 21302-2007涵盖复合膜、袋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分类依据产品结构、用途等划分。要求包含外观应平整、无划伤等;物理机械性能方面,拉伸强度、断裂标称应变等有对应指标,如一般的双向拉伸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复合膜,拉伸强度纵向≥40MPa,横向≥35MPa,确保包装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的完整性与适用性。
三. GB 9683-1988规定复合食品包装袋的卫生要求、检验方法等。卫生要求涉及蒸发残渣,在不同浸泡液中的限值不同,如在水浸泡液中蒸发残渣不得超过30mg/L,控制包装袋在与食品接触时向食品中迁移的不挥发性物质。
四. GB 31604.1-2015规定迁移试验的原则、试验条件选择、试验装置等。迁移试验条件依据食品类型、接触时间和温度划分不同模拟场景,如短期接触室温食品,选择特定模拟物在对应温度和时间下进行试验,为准确检测食品接触材料中物质迁移量提供规范流程。
五. GB 31604.2-2016明确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高锰酸钾消耗量的测定方法。高锰酸钾消耗量反映材料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质含量,规定测定步骤及计算方法,如样品浸泡液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通过滴定确定高锰酸钾消耗量,以mg/L表示,一般食品包装材料高锰酸钾消耗量不得超过10mg/L ,控制包装材料中潜在有害可氧化有机物迁移到食品中。
三、检测重要性、作用及方法
食品包装塑料复合膜(袋)卫生安全检测至关重要。从重要性看,它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健康,避免包装有害物质迁移至食品引发健康风险。从作用讲,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维护市场秩序,促使企业生产合规产品。检测方法涵盖理化检测,如依据上述标准测定总迁移量、高锰酸钾消耗量等,利用专业仪器设备进行准确分析;微生物检测针对包装可能携带的微生物,采用培养计数等手段,确保包装微生物安全性。通过规范检测流程,严格依据标准操作,可全面评估食品包装塑料复合膜(袋)的卫生安全水平,为食品安全筑牢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