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纸板类罐检测有哪些重要标准?2025年的最新版标准在内容上有何变化?
答:
一、标准名称
1.GB4806.8—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
2.GB/T10440—2008《圆柱形复合罐》
3.GB31604.8—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总迁移量的测定》
4.GB31604.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高锰酸钾消耗量的测定》
5.GB31604.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重金属的测定》
二、标准内容
一.GB4806.8—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
该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食品模拟物、迁移试验、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贮存和运输等内容。在技术要求方面,涵盖感官要求,如外观应色泽正常、无异嗅、无异物,浸泡液不应有着色、浑浊、异味、异嗅、沉淀等感官性状的劣变;理化指标上,对铅、砷、甲醛、荧光性物质等有限量要求,例如铅的限量规定需符合相应检测方法得出的具体数值要求,以确保食品接触安全。微生物指标同样严格,对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霉菌等都明确了不得检出等要求。
二.GB/T10440—2008《圆柱形复合罐》
针对圆柱形复合罐,该标准涉及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技术要求包含外观,罐身、端盖应平整,无明显划伤、变形等;尺寸偏差需在规定范围内,如直径、高度等尺寸公差需符合标准所规定数值;性能方面,端盖脱离力需达到一定数值,以保证在正常使用中不会轻易脱落,轴向压溃力也有对应标准值要求,确保复合罐在承受一定压力时不被压溃,还有快速泄漏试验也规定了具体的试验方法及合格判定标准。
三.GB31604.8—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总迁移量的测定》
此标准明确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总迁移量的测定方法。通过特定的食品模拟物,在规定的温度、时间等条件下进行迁移试验,模拟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向食品中迁移物质的情况。测定过程需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仪器设备、操作步骤进行,最终得出总迁移量的数值,以评估纸板类罐在与食品接触时,物质迁移是否在安全范围内。
四.GB31604.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高锰酸钾消耗量的测定》
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高锰酸钾消耗量的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基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在特定条件下浸泡后,浸泡液中能被高锰酸钾氧化的物质的含量,以此来间接反映材料中可提取物的相对含量。标准详细说明了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分析步骤等,比如对所使用的高锰酸钾溶液浓度、配制方法等都有精确要求,通过严谨的操作得出高锰酸钾消耗量的结果。
五.GB31604.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重金属的测定》
该标准主要针对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重金属的测定。对于纸板类罐,重点关注如铅等重金属的含量。规定了不同重金属的测定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对仪器条件、样品处理、分析步骤等有详细且严格的规定,通过这些准确的测定方法来确定纸板类罐中重金属是否超标,保障食品安全。
三、检测的作用与方法
检测的作用在于保障纸板类罐的质量与安全性。从质量角度,可确保其尺寸、外观等符合生产要求与市场规范,避免因尺寸偏差或外观缺陷影响使用与销售。在安全性方面,通过对微生物、重金属、总迁移量等指标检测,防止有害物质迁移至食品中,保障消费者健康。
检测方法上,针对不同标准有相应专业手段。如检测微生物时,依据GB4789.15—2016等标准,采用合适的培养基与培养条件,对样品进行微生物培养与计数;测定重金属含量运用原子吸收光谱仪等专业仪器,按照GB31604.9—2016规定步骤操作;总迁移量测定则严格遵循GB31604.8—2021,使用规定食品模拟物,在特定温湿度、时间下进行迁移试验后测定。通过这些科学严谨的检测方法,才能准确判断纸板类罐是否符合最新版检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