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黑龙江 新疆 山东 广东 吉林 昆明
400 886 5719

中小学教室空气质量检测标准执行规范

日期:2025-04-01 16:05:10 浏览:140
内容简介:问:中小学教室空气质量检测标准有哪些及如何执行规范答:一、标准名称1. GB/T 18883-202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2. GB 50325-202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3. GB/T 36876-2018《中小学校教室空气质量卫生要求》4. GB 7793-2010《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5. WS/T 661-2020《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

问:中小学教室空气质量检测标准有哪些及如何执行规范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T 18883-202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2. GB 50325-202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

3. GB/T 36876-2018《中小学校教室空气质量卫生要求》

4. GB 7793-2010《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5. WS/T 661-2020《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

中小学教室空气质量检测标准执行规范

二、标准内容

1. GB/T 18883-202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室内空气质量参数及限值,适用于各类住宅、办公建筑等室内环境。参数涵盖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指标共22项。其中化学性指标中,甲醛限值为0.08mg/m³,苯限值0.11mg/m³,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限值0.60mg/m³,氨限值0.20mg/m³,甲苯限值0.20mg/m³,二甲苯限值0.20mg/m³。物理性指标要求温度夏季22-28℃、冬季16-24℃,相对湿度30%-60%,风速≤0.3m/s(夏季)和≤0.2m/s(冬季),新风量≥30m³/(人·h)。检测前要求关闭门窗12小时,采样时间不少于45分钟,明确了各类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如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

2. GB 50325-202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

作为民用建筑工程验收的强制性标准,将建筑分为Ⅰ类(包括学校教室、住宅等)和Ⅱ类。Ⅰ类建筑甲醛限值0.07mg/m³,苯0.06mg/m³,TVOC 0.45mg/m³,氨0.15mg/m³,氡150Bq/m³。检测前关闭门窗1小时,采用筛选法检测,当检测结果不达标时采用累积法。针对装饰装修材料规定了有害物质限量,如人造木板甲醛释放量≤0.124mg/m³(气候箱法)。明确工程验收时抽检数量不少于5%且不得少于3间,幼儿园、学校教室等工程抽检量提高至不少于6间,检测点按房间使用面积设置,<50㎡设1个点,50-100㎡设2个点。

3. GB/T 36876-2018《中小学校教室空气质量卫生要求》

专门针对中小学校教室,规定了二氧化碳、甲醛、苯、甲苯、二甲苯、TVOC、氨、菌落总数等指标限值。二氧化碳浓度≤1000ppm,甲醛≤0.10mg/m³,苯≤0.11mg/m³,TVOC≤0.60mg/m³,菌落总数≤2500CFU/m³。要求教室应设机械通风装置,新建教室人均使用面积小学≥1.36㎡、中学≥1.39㎡,通风换气量小学≥30m³/(人·h)、中学≥40m³/(人·h)。检测时门窗关闭12小时,采样高度为1.0-1.5m(坐姿呼吸带),明确每日至少早中晚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采暖季节每日至少通风2次。

4. GB 7793-2010《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虽以采光照明为核心,但涉及与空气质量相关的通风设计要求。规定教室窗地面积比小学≥1:5、中学≥1:6,玻璃透光系数≥0.8,后墙壁反射比0.6-0.8。照明方面,课桌面维持平均照度≥300lx,照度均匀度≥0.7,黑板面维持平均照度≥500lx,照度均匀度≥0.8,光源色温3300-5500K,显色指数≥80。要求教室应设机械排风装置,换气次数≥3次/h,明确了不同气候区的通风设计参数,如严寒地区冬季通风换气量按热平衡计算确定。

5. WS/T 661-2020《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

适用于包括教室在内的公共场所,化学指标中甲醛≤0.10mg/m³,苯≤0.11mg/m³,TVOC≤0.60mg/m³,氨≤0.20mg/m³,二氧化碳≤0.10%(1000ppm)。物理指标要求室温16-28℃(冬季)、26-30℃(夏季),相对湿度40%-80%,风速≤0.5m/s,新风量≥20m³/(人·h)。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500CFU/皿(5分钟),明确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要求,如送风卫生指标应符合微生物限值,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50CFU/cm²,真菌总数≤50CFU/cm²。

三、检测项目

中小学教室空气质量检测项目包括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指标,具体如下:

1. 二氧化碳(CO₂):反映通风效果,标准限值≤1000ppm(GB/T 36876、WS/T 661)。采用不分光红外分析法,检测原理是基于二氧化碳对红外光的选择性吸收,采样前关闭门窗10分钟,检测仪器示值稳定后读数,检测范围0-5000ppm,分辨率1ppm。

2. 甲醛(HCHO):主要来源于装修材料,Ⅰ类建筑限值0.07mg/m³(GB 50325)、0.08mg/m³(GB/T 18883)、0.10mg/m³(GB/T 36876、WS/T 661)。检测方法为AHMT分光光度法,在碱性条件下,甲醛与AHMT试剂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于55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检出限0.01mg/m³,定量下限0.02mg/m³,采样体积10L时最低检测浓度0.01mg/m³。

3. 苯(C₆H₆):来自涂料、胶粘剂,限值0.06mg/m³(GB 50325Ⅰ类)、0.11mg/m³(GB/T 18883、GB/T 36876、WS/T 661)。采用气相色谱法,以活性炭管采集空气样品,用二硫化碳解吸后,经毛细管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测定范围0.005-10mg/m³(吸附管采样10L),当采样体积为10L时,最低检出浓度0.001mg/m³。

4.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包含多种挥发性有机物,限值0.45mg/m³(GB 50325Ⅰ类)、0.60mg/m³(GB/T 18883、GB/T 36876、WS/T 661)。检测方法为热解吸/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用Tenax-TA吸附管采集,热解吸后进入气相色谱仪,经色谱柱分离,质谱检测器或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可检测C6-C16的挥发性有机物,当采样体积10L时,最低检出浓度0.005mg/m³。

5. 氨(NH₃):主要来自混凝土外加剂,限值0.15mg/m³(GB 50325Ⅰ类)、0.20mg/m³(GB/T 18883、WS/T 661)。采用靛酚蓝分光光度法,空气中氨被稀硫酸吸收,在亚硝基铁氰化钠及次氯酸钠存在下,与水杨酸生成蓝绿色化合物,于697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检出限0.025μg/10mL,当采样体积20L时,最低检测浓度0.01mg/m³。

6. 菌落总数:评估生物污染,限值≤2500CFU/m³(GB/T 36876)、≤500CFU/皿(5分钟)(WS/T 661)。采用自然沉降法,将直径90mm的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分钟,于36±1℃培养48小时,计数菌落数,结果按50000/A×T计算,其中A为平板面积(cm²),T为暴露时间(分钟)。

7. 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物理环境指标,温度冬季16-24℃、夏季22-28℃(GB/T 18883),相对湿度30%-60%(GB/T 18883),风速夏季≤0.3m/s、冬季≤0.2m/s(GB/T 18883)。温度和相对湿度采用自动温湿度计检测,风速使用热球式风速仪,检测前经标准器校准,采样点距地面1.0-1.5m,每个教室均匀布置3-5个检测点。

8. 新风量:反映通风能力,要求小学≥30m³/(人·h)、中学≥40m³/(人·h)(GB/T 36876)。采用示踪气体法,将六氟化硫作为示踪气体,按一定比例注入室内,测定其浓度衰减曲线,计算新风量,检测仪器为便携式六氟化硫检测仪,检测精度±5%,采样频率每分钟1次,检测时间不少于30分钟。

检测项目的选择需根据检测目的和标准要求确定,如工程验收优先依据GB 50325,日常卫生监测参考GB/T 36876和WS/T 661,所有检测项目均应按照对应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和操作规范执行,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分享到:
  • 微信扫一扫分享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凡没有注明"来源:聚检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进行修改或删除,自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聚检通有权进行转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检测
污水检测 ¥50

污水检测

水泥检测 ¥50

水泥检测

推荐检测机构
推荐检测资讯
 |  网站地图  |  皖ICP备2025072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