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泳池水质检测国家标准有哪些?泳池水质的卫生要求又是什么?
答:
一、标准名称
1.GB37488-2019《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
2.CJ/T244-2016《游泳池水质标准》
3.GB/T18204.2-201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
4.GB/T18204.3-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3部分:空气微生物》
5.GB/T18204.5-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5部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二、标准内容
1.GB37488-2019《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该标准规定了游泳池水浑浊度应≤1NTU;pH值应在7.0-7.8之间;游离性余氯需保持在0.3-4.0mg/L,化合性余氯≤0.4mg/L;臭氧(采用臭氧消毒时)≤0.2mg/m³(水面上空气中);氰尿酸(使用含氯消毒剂时)≤150mg/L。对细菌总数也作出限制,每毫升不得超过200CFU,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
2.CJ/T244-2016《游泳池水质标准》:在浑浊度方面,同样要求≤1NTU。pH值范围为7.2-7.8。游离性余氯标准为0.3-1.0mg/L(人工游泳池)、0.2-1.0mg/L(天然游泳场所)。臭氧消毒时,水中剩余臭氧应≥0.05mg/L。对尿素含量作出规定,不得超过3.5mg/L。此外,还对溶解性固体、氧化还原电位等指标给出了具体限值,如溶解性固体(TDS)与原水相比,增加值不得超过150mg/L,氧化还原电位(ORP)≥650mV(采用氯和臭氧消毒时)。
3.GB/T18204.2-201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该标准详细阐述了泳池水中多种化学污染物的检测方法。例如,对于游离性余氯的检测,可采用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利用DPD与水中游离性余氯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通过分光光度计在515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从而计算出余氯含量。对于pH值,采用玻璃电极法,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在25℃时,每单位pH值相当于59.16mV的电位变化,通过测量电位差来确定水样的pH值。
4.GB/T18204.3-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3部分:空气微生物》:虽然主要针对空气微生物,但在泳池环境中,也涉及泳池水面上方空气微生物检测。采用撞击法,将含微生物的空气以一定流量通过狭缝或小孔,撞击到营养琼脂平板上,经37℃、48h培养后,计数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以此来评估泳池上方空气微生物状况,如细菌总数、真菌总数等指标。
5.GB/T18204.5-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5部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若泳池场所配备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此标准用于检测相关卫生指标。如检测风管内表面微生物,采用擦拭法,用无菌棉拭子在风管内表面规定面积上擦拭采样,经洗脱、培养后检测细菌总数、真菌总数,规定每平方厘米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CFU,每平方厘米真菌总数不得超过100CFU,以确保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不会对泳池环境及水质造成微生物污染。
三、检测流程、要求
检测流程一般包括现场采样,按照标准要求选取合适采样点、确定采样量及采样频率;实验室检测,运用专业仪器设备对采集水样进行各项指标分析;结果判定,将检测数据与相应标准对比,得出水质是否合格结论。要求检测人员具备专业知识技能,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从而保障泳池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及卫生要求,为公众提供安全健康的游泳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