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教室环境检测国家标准在当下教育环境建设中有哪些最新要求?
答:
一、标准名称
1.GB7793-2010《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此标准对教室采光与照明的各项指标作出规范,是保障学生用眼健康、优化学习视觉环境的重要依据。
2.GB/T17226-2018《中小学校桌椅的功能尺寸及技术要求》
该标准明确了不同身高学生适用的桌椅尺寸,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时保持良好坐姿,预防脊柱侧弯等问题。
3.GB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2019年局部修订)
规范了学校建筑设计,包括教室空间布局、通风系统设计等多方面,为打造安全、舒适的教室环境提供设计准则。
4.GB/T18883-202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针对室内空气质量,从化学、物理、生物等多方面规定了限值,教室作为室内空间,需遵循该标准以保障师生呼吸健康。
5.WS/T671-2020《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要求》
专注于教室通风换气,明确了换气量等关键指标,维持教室内空气清新,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二、标准内容
1.GB7793-2010《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采光方面,规定教室课桌面采光系数最低值不应低于2.0%,教室玻地面积比不应低于1:5。采光均匀度不低于0.7,避免课桌面光线明暗差异过大。照明上,教室课桌面维持平均照度值不应低于300lx,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7;黑板面维持平均照度值不应低于500lx,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8。同时,对光源显色指数、色温等也有要求,如显色指数Ra不应小于80,色温宜为3300K-5300K,以提供接近自然光的照明效果,降低视觉疲劳。
2.GB/T17226-2018《中小学校桌椅的功能尺寸及技术要求》
依据学生不同身高分为9个型号,如1号桌椅适合身高180-195cm的学生,桌面高760mm,座面高430mm;9号桌椅适配身高119cm以下学生,桌面高520mm,座面高290mm。桌椅各部件尺寸、材质、安全性能等均有详细规定,如桌面边缘及棱角应倒圆处理,防止学生磕碰。
3.GB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2019年局部修订)
教室净高,小学不宜低于3.10m,中学不宜低于3.40m。普通教室人均使用面积,小学不低于1.36㎡,中学不低于1.39㎡。教室的通风系统设计,采用自然通风时,其开口面积不应小于房间地面面积的1/20;采用机械通风时,换气次数不应低于4次/h。
4.GB/T18883-202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对教室内多种污染物作出限值规定,如甲醛1h均值≤0.08mg/m³,苯1h均值≤0.11mg/m³,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8h均值≤0.60mg/m³,PM2.524h均值≤75μg/m³等,涵盖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等多类指标,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标。
5.WS/T671-2020《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要求》
规定教室人均新风量,小学不宜低于20m³/(h·人),中学不宜低于25m³/(h·人)。在严寒、寒冷地区的冬季,应有合理的通风换气制度,可采用课间开窗换气等方式,保证教室内空气流通。
三、检测的作用
教室环境检测依据这些国家标准开展,能精准评估教室环境是否符合学生学习成长需求。通过检测采光照明,可预防学生近视;检测桌椅尺寸,助力学生养成良好坐姿,保护脊柱健康。空气质量与通风检测,可减少疾病传播,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在教室建设、改造过程中,检测结果能为优化设计、选用材料提供科学依据,促使教室环境持续改善,为学生创造安全、舒适、健康的学习空间,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师生身心发展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