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瓶装纯净水出厂检测哪些项目?饮用水质检测常规指标有哪些?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
2. GB 1929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
3. 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4. GB/T 5750-2023《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5. GB 8537-2018《饮用天然矿泉水》
二、标准内容
一、GB 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该标准规定瓶装饮用纯净水的技术要求,涵盖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及微生物限值。理化指标要求电导率(25℃)≤10μS/cm,pH值5.0-7.0,高锰酸钾消耗量≤1.0mg/L。重金属指标中铅≤0.01mg/L,砷≤0.01mg/L,铜≤1.0mg/L。微生物指标明确菌落总数≤20CFU/mL,大肠菌群、霉菌及致病菌不得检出。标准适用于采用蒸馏、反渗透或其他加工工艺制得的瓶装纯净水。
二、GB 1929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该标准整合原纯净水、矿物质水等类别,统一为包装饮用水。理化指标新增溴酸盐限值≤0.01mg/L,亚硝酸盐≤0.005mg/L。微生物要求菌落总数≤100CFU/mL,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不得检出。针对臭氧消毒工艺,规定臭氧残留量≤0.05mg/L。标准明确包装饮用水不得添加糖、酸味剂等食品添加剂,仅允许通过加工工艺调节pH值。
三、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标准涵盖生活饮用水106项指标,其中常规检测42项。浑浊度要求≤1NTU,耗氧量(CODMn法)≤3mg/L,游离氯≥0.05mg/L(管网末梢)。毒理指标中镉≤0.005mg/L,六价铬≤0.05mg/L,氰化物≤0.05mg/L。新增乙草胺(0.0003mg/L)、2-甲基异莰醇(0.00001mg/L)等新兴污染物限值。该标准适用于集中式供水、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的水质管理。
四、GB/T 5750-2023《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该标准提供与GB 5749配套的检测方法,涵盖水样采集、保存、理化及微生物检验。金属元素检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火焰法/石墨炉法),砷测定使用原子荧光法,汞检测采用冷原子吸收法。有机物分析包含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微生物检验规定滤膜法检测总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用于耐热大肠菌群检测。
五、GB 8537-2018《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规定天然矿泉水需符合界限指标(锂≥0.2mg/L、锶≥0.2mg/L等),限量指标中溴酸盐≤0.01mg/L,氟化物≤1.5mg/L。污染物指标要求铅≤0.01mg/L,总α放射性≤0.5Bq/L。微生物指标明确粪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致病菌不得检出。标准强调水源地保护要求,需定期监测水量、水温、水质动态变化。
三、检测设备
纯净水检测需配置以下核心设备:
1. 电导率仪:测量水样导电能力,精度需达±0.1μS/cm,校准使用标准氯化钾溶液。
2. pH计:配备复合电极,测量范围0-14,温度补偿功能误差≤0.1pH。
3. 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硝酸盐、耗氧量等指标,波长范围190-900nm,光谱带宽≤2nm。
4. 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铅、镉等重金属,检出限需满足0.001mg/L级要求。
5. 微生物培养箱:温度控制精度±0.5℃,需定期验证温度均匀性。
6. 无菌操作台:洁净度达到100级,风速维持0.3-0.6m/s。设备需按JJG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定期校准,关键仪器每日进行性能验证。检测数据需符合CNAS-CL01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