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黑龙江 新疆 山东 广东 吉林 昆明
400 886 5719

特种纤维耐磨功能检测标准与检测方法

日期:2025-03-18 11:56:42 浏览:84
内容简介:问:特种纤维耐磨功能检测标准有哪些?检测方法如何选择?答:一、标准名称1.GB/T 3920-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2.GB/T 13775-2015《棉、麻、绢丝机织物耐磨试验方法》3.GB/T 21196.1-2007《纺织品 马丁代尔法织物耐磨性的测定 第1部分:马丁代尔耐磨试验机》4.GB/T 21196.2-2007《纺织品 马丁代尔法织物耐磨

问:特种纤维耐磨功能检测标准有哪些?检测方法如何选择?

答:

一、标准名称

1.GB/T 3920-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2.GB/T 13775-2015《棉、麻、绢丝机织物耐磨试验方法》

3.GB/T 21196.1-2007《纺织品 马丁代尔法织物耐磨性的测定 第1部分:马丁代尔耐磨试验机》

4.GB/T 21196.2-2007《纺织品 马丁代尔法织物耐磨性的测定 第2部分:试样破损的测定》

5.GB/T 21196.3-2007《纺织品 马丁代尔法织物耐磨性的测定 第3部分:质量损失的测定》

特种纤维耐磨功能检测标准与检测方法

二、标准内容

一、GB/T 3920-2008

该标准规定了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的检测方法,适用于特种纤维及其制品的表面耐磨性能评估。检测原理为:通过摩擦头在试样表面往复运动,模拟实际使用中的摩擦损耗,以摩擦后试样的颜色变化(沾色、褪色)作为评价依据。

技术参数:

摩擦头压力:9kPa(干摩擦)、9kPa(湿摩擦);

摩擦次数:100次(常规),可根据纤维类型调整;

评级标准:采用1~5级制(5级最优),其中3级为工业合格品阈值。

适用范围:适用于涂层纤维、复合纤维等表面处理纤维的耐磨色牢度检测。

二、GB/T 13775-2015

针对棉、麻、绢丝等天然纤维及其混纺特种纤维,该标准规定了旋转平台式耐磨试验方法。检测流程为:将试样固定于旋转平台,通过磨料(砂纸或织物)与试样接触,记录试样破损或质量损失达到规定值时的磨损次数。

关键指标:

磨料粒度:P120(粗磨)、P240(细磨);

磨损次数阈值:棉纤维≥5000次,麻纤维≥8000次;

质量损失率:≤15%(优等品)。

特点:模拟纤维在服装摩擦部位(如袖口、领口)的实际磨损场景。

三、GB/T 21196.1-2007

马丁代尔法是国内外通用的织物耐磨检测方法,该标准规定了试验机的技术要求。设备参数:

摩擦头直径:16mm(圆形)或50mm(环形);

摩擦轨迹: Lissajous曲线(椭圆运动);

摩擦压力:49cN、196cN、490cN三档可调。

校准要求:需定期通过标准羊毛织物(ISO 12947-2标准布)验证设备精度,确保摩擦功偏差≤5%。

四、GB/T 21196.2-2007

该标准明确了试样破损检测方法,适用于高强高模纤维(如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判定标准:

破损定义:试样出现直径≥2mm的孔洞或经纬纱断裂根数≥5根;

耐磨次数计算:记录首次出现破损时的摩擦次数,精确至10次;

数据处理:每组试样测试5次,取中位数作为结果。

示例:某芳纶织物检测结果为23500次(中位数),满足防护装备用纤维≥20000次的要求。

五、GB/T 21196.3-2007

针对纤维质量损失的量化检测,该标准规定了质量法耐磨试验。操作步骤:

1. 试样预处理:在标准大气条件下(20℃±2℃,65%±2%RH)平衡24小时;

2. 称重精度:0.0001g;

3. 质量损失率计算:

 \[

 \text{质量损失率} = \frac{m_0 m_1}{m_0} \times 100\%

 \]

 其中,\(m_0\)为磨损前质量,\(m_1\)为磨损后质量。

应用场景:适用于碳纤维、玻璃纤维等脆性纤维的耐磨性能评估。

三、检测方法

一、摩擦法(GB/T 3920-2008)

原理:通过干/湿摩擦头模拟纤维表面与外界物体的摩擦,重点检测表面涂层或染色纤维的耐磨色牢度。

操作要点:

湿摩擦需使用去离子水浸湿摩擦布(含水率65%±5%);

摩擦速度:60次/分钟,往返动程100mm;

结果判定:采用灰色样卡对比摩擦前后试样及摩擦布的颜色变化。

二、马丁代尔法(GB/T 21196系列)

原理:通过椭圆轨迹摩擦模拟纤维多角度磨损,适用于机织物、针织物及非织造布。

方法分类:

1.破损法(GB/T 21196.2):以试样出现孔洞为终点,适用于高强度纤维;

2.质量法(GB/T 21196.3):通过质量损失量化磨损程度,适用于脆性纤维;

3.外观法:补充检测磨损后纤维的起毛起球等级(GB/T 4802.1)。

三、旋转平台法(GB/T 13775-2015)

原理:试样与磨料呈90°夹角旋转摩擦,模拟纤维在复杂应力下的耐磨性能。

优势:

磨料可选择砂纸、织物或实际使用环境中的接触材料;

可通过调整转速(20~50转/分钟)控制磨损速率;

适用于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混纺材料的差异化检测。

方法选择原则:

表面处理纤维优先选用摩擦法;

结构型耐磨纤维(如防护材料)采用马丁代尔破损法;

脆性纤维或需要量化损失的场景采用质量法;

天然纤维及其混纺材料采用旋转平台法。

 
 
分享到:
  • 微信扫一扫分享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凡没有注明"来源:聚检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进行修改或删除,自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聚检通有权进行转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检测
污水检测 ¥50

污水检测

水泥检测 ¥50

水泥检测

推荐检测机构
推荐检测资讯
 |  网站地图  |  皖ICP备2025072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