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烟雾报警器灰尘与电磁抗干扰性能检测标准有哪些?检测核心要求是什么?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4715-2013《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
2. GB/T 17626.2-2018《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3. GB/T 17626.3-2016《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4. GB/T 17626.4-2018《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5. GB/T 2423.37-2006《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L:沙尘试验》

二、标准内容
一、GB 4715-2013《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
该标准是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核心通用标准,明确包含灰尘抗干扰与电磁兼容相关检测要求。灰尘抗干扰方面,试验用尘采用滑石粉,粒径≤50μm,含水量≤0.5%,试验浓度为20g/m³,持续喷射30min后,探测器应无火警信号输出,无故障指示。电磁兼容方面,规定探测器在工频磁场(50Hz,磁场强度30A/m)作用下,不应产生误报警或故障;射频传导骚扰限值为:30MHz-1GHz频段,准峰值≤40dBμV,平均值≤34dBμV。
二、GB/T 17626.2-2018《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标准针对烟雾报警器的静电放电抗扰性能制定检测规范。试验分为接触放电和空气放电两类,接触放电试验电压为±6kV,空气放电试验电压为±8kV。试验时,放电点覆盖探测器外壳金属部分、操作面板及接口引脚,放电间隔不小于1s,每个放电点重复放电10次。试验过程中及试验后,探测器应保持正常工作状态,无误报警、无故障停机,性能参数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三、GB/T 17626.3-2016《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该标准规定烟雾报警器在射频电磁场环境中的抗干扰要求。试验频率范围为80MHz-1GHz,场强等级为3V/m(峰值),采用1kHz正弦波进行80%幅度调制。试验时,探测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放置于电波暗室的转台上,转台以6r/min转速旋转,确保探测器各方向均能接收到辐射场。试验期间,探测器应无虚假报警、无功能中断,试验后各项性能指标仍满足GB 4715-2013的相关规定。
四、GB/T 17626.4-2018《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标准聚焦电源端口和信号端口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检测。电源端口试验电压为±2kV,信号端口为±1kV,脉冲重复频率为5kHz,试验持续时间为1min。脉冲群的上升时间为5ns,脉冲宽度为50ns,试验时通过耦合/去耦网络向探测器施加干扰。要求试验过程中探测器无误动作、无性能下降,试验后能正常响应火灾模拟信号,无永久性损坏。
五、GB/T 2423.37-2006《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L:沙尘试验》
该标准为烟雾报警器灰尘抗干扰检测提供环境试验依据。试验用沙尘为滑石粉与石英砂的混合物(质量比1:1),粒径分布为:0-5μm占10%,5-10μm占20%,10-50μm占70%。试验时,沙尘浓度控制在10-20g/m³,风速为1-2m/s,试验持续时间2h,探测器应在试验箱内保持正常工作姿态。试验后,探测器外壳密封性能良好,内部无明显沙尘堆积,报警灵敏度误差不超过±10%,无故障报警输出。
三、检测的重要性与核心方法
烟雾报警器的抗干扰性能直接关系到火灾报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保障消防安全的关键指标。灰尘和电磁干扰是实际使用中最常见的干扰因素,若探测器抗干扰能力不足,易出现误报警或漏报警,既影响正常生产生活,又可能延误火灾扑救时机。
检测方法需严格遵循对应标准规范:灰尘抗干扰检测采用沙尘试验箱,精准控制沙尘浓度、粒径、风速及试验时间,通过模拟多尘环境(如工厂车间、建筑工地周边)评估探测器稳定性;电磁抗扰度检测需借助专业设备,包括静电放电发生器、射频信号发生器、电波暗室、耦合/去耦网络等,按标准规定的试验等级、频率范围及施加方式,模拟静电、射频辐射、电快速瞬变等电磁干扰场景。检测过程中,实时监测探测器的报警状态、功能响应及性能参数,确保检测结果客观准确,为产品质量判定、生产质量控制及市场准入提供科学依据。











一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7*24小时快速响应
十五年检测经验
检测精准,价格透明
超过百个检测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