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果泥果酱检测标准 GB/T -2025 完整版解读:涉及哪些核心国标?检测指标有哪些明确要求?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T 22474-2025《果蔬、花卉酱质量通则》
2. GB 10765-2021《婴幼儿食品》
3. GB 2762-202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4. GB 4789.2-2016《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5. GB 23200.113-2018《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以上标准覆盖果泥果酱从原料到成品的质量管控、特殊人群食用安全、污染物限制及关键检测方法,其中GB/T 22474-2025为2025年新发布的行业通则,将于2026年9月1日正式实施。
二、标准内容
1. GB/T 22474-2025《果蔬、花卉酱质量通则》
该标准规定果蔬、花卉酱的产品分类、原辅料要求、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及包装运输贮存规范,适用于各类果酱、果泥及花卉酱的生产与检验。技术要求中明确感官指标需色泽均匀、无异物及特有风味,理化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根据品类有所区分,微生物指标需符合GB 4789系列标准限值,同时规范标签需标注原料占比、添加剂种类等信息。
2. GB 10765-2021《婴幼儿食品》
针对婴幼儿辅食类果泥,标准要求原料需符合对应食品标准,污染物铅≤0.1mg/kg、砷≤0.5mg/kg、镉≤0.05mg/kg、汞≤0.02mg/kg。微生物指标中沙门氏菌不得检出,菌落总数≤10000CFU/g,霉菌酵母菌≤100CFU/g。营养成分方面,维生素C≥30mg/100g,总糖≤15%,且需标识过敏原信息如麸质、乳清蛋白等。
3. GB 2762-202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明确果泥果酱中重金属残留的强制限值,铅≤0.1mg/kg、镉≤0.05mg/kg、总砷≤0.5mg/kg、汞≤0.02mg/kg。同时规定污染物检测需采用指定前处理方法,如微波消解法,检测结果以干基计,若产品水分含量≥80%可直接以湿基计。
4. GB 4789.2-2016《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规范菌落总数的测定流程,包括样品制备、稀释梯度设置、平板培养条件及计数方法。要求采用无菌操作制备1:10稀释液,36℃±1℃培养48h±2h,选取菌落数在30-300CFU的平板计数,结果以CFU/g表示,同时明确空白对照的要求。
5. GB 23200.113-2018《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规定采用QuEChERS前处理结合GC-MS/MS和LC-MS/MS联用技术,同步检测果泥果酱中208种农药残留。敌敌畏≤0.01mg/kg、乐果≤0.02mg/kg、氯氰菊酯≤0.01mg/kg,方法检出限为0.001-0.01mg/kg,回收率需在70%-120%之间。
三、检测的重要性与核心方法
果泥果酱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与质量的关键环节,既能通过污染物与微生物筛查防范健康风险,也能依据标准指标规范生产流程,维护市场秩序。微生物检测采用三级采样方案,按GB 4789.1-2016建立无菌环境,菌落总数用平板计数法,致病菌用实时荧光PCR技术筛查。重金属检测经微波消解后,铅镉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汞砷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农药残留与添加剂检测依赖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确保数据精准。企业需建立原料验收、过程监测、成品检验的全链条检测体系,每季度开展型式检验,保障产品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