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食品小作坊办证需符合哪些GB标准?检测项目有哪些要求?
答:
一、标准名称
1.GB 1488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2.GB 2760-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3.GB 5749-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4.GB 4789.3-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5.GB 709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糕点、面包
二、标准内容
1.GB 14881-2013:规定生产场所、设施设备、过程控制等基础要求。明确加工场所需划分功能区域,生食与熟食区有效隔离,内包装区需监控环境微生物。对设备要求为接触食品表面光滑无吸收性,配备专用清洗消毒设施,更衣室需设置工作服与私人物品分离存放装置。卫生管理方面,要求加工人员手部、工作服需定期消毒,消毒后手部菌落总数应≤80cfu/25cm²,工作服菌落总数≤20cfu/25cm²。
2.GB 2760-2024:2025年2月8日实施的新版标准,明确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允许品种及限量。规定添加剂使用需具备工艺必要性,且残留量不得超标。针对小作坊高频不合格项,明确糕点中脱氢乙酸钠最大使用量为0.5g/kg,豆制品中甜蜜素最大使用量为1.6g/kg,防腐剂与甜味剂不得超范围使用。
3.GB 5749-2022:界定生产用水水质指标,共涵盖43项检测参数。微生物指标要求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均不得检出;毒理指标中铅≤0.01mg/L,砷≤0.01mg/L;感官性状指标要求无异色、异味、异臭,浑浊度≤1NTU。食品加工、清洗、消毒用水均需符合此标准。
4.GB 4789.3-2022:规定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与限量。采用平板计数法,在36℃±1℃培养24h±2h后计数。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台面大肠菌群需未检出,熟制食品中大肠菌群限量为n=5,c=2,m=10,M=100 CFU/g(mL),即5个样品中允许2个样品在10-100 CFU/g(mL)之间,不得有样品超100 CFU/g(mL)。
5.GB 7099-2015:适用于糕点、面包类产品,规定理化与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中酸价(以脂肪计)≤5mg/g,过氧化值(以脂肪计)≤0.25g/100g;微生物指标中菌落总数≤10000CFU/g,霉菌≤150CFU/g,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不得检出。同时明确标签需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信息。
三、检测的重要性与实施要求
检测是食品小作坊办证合规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产品安全与市场准入。2019-2021年数据显示,小作坊抽检不合格中微生物和防腐剂问题占比达31.55%,通过检测可精准管控此类风险。
检测方法需依据对应国标执行,微生物检测采用培养法,如大肠菌群按GB 4789.3操作;食品添加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质检测采用理化分析与微生物培养结合方式。
流程上,新投产或工艺变更需先委托CMA资质机构全项检测,合格后方可办证。持证后需定期检测,年度送检不少于1次,原料更换或设备维修后需追加检测。检测记录与报告需留存,保质期产品保存至期满后6个月,无保质期的留存不少于2年,作为监管核查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