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蜂蜜检测中,国标GB系列标准与国际Codex标准在关键指标要求上GB标准针对蜂蜜检测的侧重点是否存在差异?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14963-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蜂蜜》:该标准是我国蜂蜜食品安全领域的核心标准,明确了蜂蜜从生产到销售全环节的安全要求,涵盖感官、理化、污染物、微生物等多方面指标,为蜂蜜产品的市场准入和质量监管提供基础依据。
2. GB/T 23409-2009《蜂蜜中高果糖玉米糖浆(HFCS)、果葡糖浆、葡萄糖浆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此标准专注于蜂蜜中可能添加的外源糖类物质的检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实现对高果糖玉米糖浆等添加物的精准识别,保障蜂蜜产品的真实性。
3. GB/T 18932.1-2002《蜂蜜中碳-4植物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稳定碳同位素比率法》:该标准针对蜂蜜中碳-4植物糖的含量检测制定,采用稳定碳同位素比率法,可有效判断蜂蜜是否掺入甘蔗、玉米等碳-4植物来源的糖类,是鉴别蜂蜜品质的重要技术标准。
4. GB/T 18932.22-2021《蜂蜜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此标准聚焦蜂蜜中主要糖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精准检测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的具体含量,为评价蜂蜜的营养价值和品质等级提供数据支撑。
5. GB 2762-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该标准虽适用于各类食品,但对蜂蜜中铅、镉、汞、砷等污染物的限量做出明确规定,是控制蜂蜜中污染物含量、保障消费者健康的重要标准。
二、标准内容
一. GB 14963-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蜂蜜》:感官要求上,规定蜂蜜应具有特有的色泽、香气和滋味,无异味、无杂质,常温下呈粘稠流体状或部分及全部结晶状,结晶应较松软,手捻易融化;理化指标中,水分含量要求椴树蜜、洋槐蜜等≤20%,枣花蜜、荔枝蜜等≤24%,果糖和葡萄糖总量≥60%,蔗糖含量≤6%(桉树蜜、柑橘蜜等≤10%);污染物限量要求铅≤0.1mg/kg,汞≤0.01mg/kg;微生物指标规定不得检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总数≤1000CFU/g,霉菌和酵母≤200CFU/g。
二. GB/T 23409-2009《蜂蜜中高果糖玉米糖浆(HFCS)、果葡糖浆、葡萄糖浆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标准规定检测原理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通过氨基柱分离蜂蜜中的糖类物质,根据不同糖类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样品前处理需将蜂蜜样品用超纯水溶解并定容,经0.45μm滤膜过滤后上机检测;方法检出限为高果糖玉米糖浆、果葡糖浆、葡萄糖浆均为0.5%,在重复性条件下,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5%。
三. GB/T 18932.1-2002《蜂蜜中碳-4植物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稳定碳同位素比率法》:检测原理基于碳-4植物与碳-3植物的碳同位素比率(δ13C)存在差异,通过测定蜂蜜的δ13C值,与纯蜂蜜的δ13C范围对比,计算碳-4植物糖的含量;标准规定纯蜂蜜的δ13C值应在-24‰~-14‰之间,若蜂蜜中碳-4植物糖含量>7%,则判定为掺入碳-4植物来源糖类;检测过程中需对样品进行燃烧转化,利用同位素比值质谱仪测定碳同位素比率,方法精密度要求相对标准偏差≤0.1‰。
四. GB/T 18932.22-2021《蜂蜜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原理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以氨基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乙腈-水为流动相,对蜂蜜中的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进行分离,根据峰面积外标法计算各糖类含量;样品前处理需将蜂蜜用乙腈-水混合溶液溶解,超声提取后定容,经0.45μm滤膜过滤;方法线性范围为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浓度在1.0~50.0mg/mL时,相关系数≥0.999,检出限均为0.1g/100g,定量限均为0.3g/100g,重复性要求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3%。
五. GB 2762-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针对蜂蜜,该标准规定铅的限量值为≤0.1mg/kg,镉≤0.05mg/kg,汞≤0.01mg/kg,无机砷≤0.05mg/kg;同时明确检测方法需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如铅的检测可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镉的检测可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等,确保污染物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检测的重要性、方法与作用
蜂蜜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保障消费者健康,避免因蜂蜜中污染物超标、微生物污染或掺入外源糖类等问题引发健康风险;另一方面可维护蜂蜜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正规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蜂蜜产业的健康发展。
检测方法上,不同指标对应不同检测技术,如感官指标通过肉眼观察、嗅觉闻味、味觉品尝进行初步判断;理化指标中水分含量采用减压干燥法测定,糖类成分主要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碳-4植物糖含量采用稳定碳同位素比率法分析;污染物指标多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仪器分析方法;微生物指标通过平板计数法、致病菌分离培养法进行检测。
检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质量控制,通过检测确保蜂蜜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从生产源头到成品销售全环节把控质量;二是品质评价,依据检测数据对蜂蜜的色泽、香气、滋味、糖类组成等品质特征进行客观评价,划分品质等级;三是问题溯源,若检测发现蜂蜜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可通过追溯检测环节和生产流程,查找问题根源,为后续质量改进和监管执法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