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蜂产品检测国标详解:蜂蜜/蜂胶/蜂王浆标准有哪些?如何保障安全?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14963-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蜂蜜》
2. GB 9697-200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蜂王浆》
3. GB/T 24283-2009,《蜂胶》
4. GB/T 19330-2008,《地理标志产品 饶河(东北黑蜂)蜂蜜、蜂王浆、蜂胶、蜂花粉》
5. NY/T 752-2020,《绿色食品 蜂产品》
二、标准内容
一. GB 14963-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蜂蜜》
该标准适用于天然蜂蜜,不适用于蜂蜜制品,明确蜂蜜为蜜蜂采集植物花蜜等与自身分泌物混合酿造的甜物质。蜜源不得来源于雷公藤、博落回等有毒植物。感官要求上,色泽依品种从水白色至暗褐色,无正常视力可见杂质。理化指标中,果糖和葡萄糖总量≥60g/100g,桉树等5类蜂蜜蔗糖≤10g/100g,其他蜂蜜≤5g/100g,锌≤25mg/kg。微生物限量规定菌落总数≤1000CFU/g,大肠菌群≤0.3MPN/g,嗜渗酵母计数≤200CFU/g,污染物与农残需符合GB 2762、GB 2763要求。
二. GB 9697-200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蜂王浆》
标准涵盖鲜蜂王浆与干蜂王浆,规定10-羟基-2-癸烯酸(10-HDA)含量不低于1.4%,水分含量不高于70%。感官要求为乳白色或淡黄色物质,具有特有滋味气味。明确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规则,包含感官、理化与微生物检验,微生物指标需符合食品安全相关规定。同时规范产品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要求,为生产流通环节提供技术依据。
三. GB/T 24283-2009《蜂胶》
作为推荐性标准,界定蜂胶为蜜蜂采集植物树脂等加工而成的胶状固体物。规定感官指标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等,理化指标涵盖水分、总黄酮含量、酸值等关键参数。明确检验方法,如总黄酮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分采用减压干燥法测定。同时对包装材料、储存条件作出要求,需避光、密封、阴凉干燥保存,防止变质。
四. GB/T 19330-2008《地理标志产品 饶河(东北黑蜂)蜂蜜、蜂王浆、蜂胶、蜂花粉》
限定适用范围为饶河地区东北黑蜂产蜂产品。蜂蜜要求果糖和葡萄糖≥60%,蜂王浆10-HDA≥1.4%,蜂胶总黄酮≥15%,蜂花粉蛋白质≥20%。感官上需符合各品类固有特征,无异味杂质。微生物与安全指标参照相关国标,同时纳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要求,规范产地环境与生产管理,保障产品地域特色与品质。
五. NY/T 752-2020《绿色食品 蜂产品》
针对绿色食品级蜂产品,细化感官、理化及安全指标。农药残留需不得检出或低于特定阈值,重金属铅≤0.5mg/kg,氯霉素等抗生素不得检出。理化指标中,蜂蜜水分≤24%,淀粉酶值≥8mL/g·h;蜂王浆10-HDA≥1.6%。要求生产过程符合绿色食品规范,检测需通过第三方机构复核,满足ISO/IEC 17025实验室认可要求。
三、检测的重要性与核心方法
蜂产品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与品质的核心环节,可防控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微生物污染等风险,维护消费者健康与市场信誉。检测需采用标准化方法:农药残留与抗生素依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灵敏度达μg/kg级别;重金属通过原子吸收光谱仪(AAS)测定,铅、镉等指标精准到0.1mg/kg;微生物采用平板计数法与PCR技术,筛查菌落总数及致病菌;理化指标借助折光仪、水分测定仪等,快速获取糖度、水分等数据。这些方法确保检测结果可靠,为标准落地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