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预制菜检测中,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的适用范围是否存在差异?二者在关键安全指标的设定上又有哪些不同?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虽为通用植物油标准,但预制菜生产中油脂使用量大,该标准是预制菜油脂类原料及成品中油脂安全检测的基础依据)
2. GB 4789.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预制菜微生物污染是主要安全风险之一,该标准为预制菜菌落总数检测提供统一方法)
3. DB31/T 1292-2022:《预制菜生产和品质管理技术规范》(上海市地方标准,针对预制菜全生产链及品质管理制定,细化了本地预制菜生产检测要求)
4. DB44/T 2325-2021:《预制菜品质评价规范》(广东省地方标准,聚焦预制菜品质评价维度,明确了感官、理化等检测指标的评价方法与判定标准)
5. GB 2760-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预制菜生产中常需使用食品添加剂,该标准规定了各类添加剂在预制菜中的使用范围与最大使用量,是添加剂检测的核心依据)
二、标准内容
一. GB 2716-2028:规定了植物油的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及污染物限量。感官要求包括色泽、气味、滋味及透明度,需无异味、无焦糊味;理化指标中,酸价(KOH)指标为:食用植物油≤3mg/g,压榨成品大豆油≤2.5mg/g,浸出成品大豆油≤2mg/g;污染物限量方面,铅(以Pb计)≤0.1mg/kg,总砷(以As计)≤0.05mg/kg,苯并[a]芘≤10μg/kg。在预制菜检测中,该标准用于判定预制菜中使用的植物油是否符合安全要求,若预制菜含油脂类原料,需按此标准检测相关指标。
二. GB 4789.2-2022:明确了食品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包括样品制备、稀释、接种、培养及计数流程。样品制备需根据预制菜类型(如固态、半固态、液态)采用不同处理方式,固态预制菜需均质处理,液态预制菜可直接稀释;培养条件为36℃±1℃,培养48h±2h;计数时,选取菌落数在30CFU-300CFU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计算每克(或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总数。该标准适用于所有预制菜的微生物污染初步筛查,不同类型预制菜无特殊豁免条款,均需按此方法检测。
三. DB31/T 1292-2022:涵盖预制菜生产环境、原料、加工过程、成品检测及品质管理要求。生产环境检测方面,车间空气菌落总数≤500CFU/皿(沉降法,30min),工作台表面菌落总数≤10CFU/25cm²,手部菌落总数≤100CFU/只;原料检测要求,蔬菜类原料农残需符合GB 2763规定,畜禽肉类原料兽药残留需符合GB 31650规定;成品检测包括感官、理化、微生物指标,感官要求预制菜形态完整、无异物,理化指标中水分含量根据品类不同设定,如中式菜肴类预制菜水分≤75%,调理肉制品类预制菜水分≤70%,微生物指标需符合GB 4789系列标准及对应产品类别的安全标准。
四. DB44/T 2325-2021:将预制菜品质评价分为感官评价、理化指标评价、卫生指标评价。感官评价采用百分制,形态占25分(要求形态完整、均匀,无明显变形)、色泽占25分(符合对应品类正常色泽,无异常变色)、气味占25分(具有产品固有气味,无异味)、滋味占25分(口感正常,无生涩、过咸等不良滋味);理化指标评价中,蛋白质含量:畜禽肉类预制菜≥8%,水产类预制菜≥6%,蔬菜类预制菜≥1%;卫生指标评价需符合GB 2760、GB 2762、GB 4789系列等国家标准要求,同时规定本地特色预制菜(如广式烧腊类预制菜)的亚硝酸盐含量≤30mg/kg(以NaNO₂计)。
五. GB 2760-2024:按预制菜所属类别(如调理肉制品、速冻面米制品、即食菜肴等)规定了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及最大使用量。例如,调理肉制品(预制)中,亚硝酸钠、亚硝酸钾的最大使用量为0.15g/kg,残留量(以亚硝酸钠计)≤30mg/kg;速冻面米制品(预制)中,山梨酸钾的最大使用量为0.075g/kg,脱氢乙酸及其钠盐的最大使用量为0.05g/kg。检测时需根据预制菜具体类别,对照该标准判定添加剂使用是否合规。
三、检测的重要性与方法
预制菜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提升产品品质的关键环节。从安全角度,可有效筛查微生物污染(如菌落总数超标)、污染物残留(如铅、苯并[a]芘)及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等问题,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降低消费者食用风险;从品质角度,能通过感官、理化指标检测,确保预制菜符合口感、风味、营养等要求,维护行业口碑。
检测方法需结合不同标准及指标特性选择。微生物检测采用培养法(如GB 4789.2-2022规定的平板计数法),通过特定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实现微生物分离与计数;理化指标检测常用仪器分析方法,如酸价检测采用滴定法,蛋白质检测采用凯氏定氮法,重金属检测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食品添加剂检测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精准定量添加剂含量。检测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标准操作流程,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为预制菜质量管控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