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2025婴幼儿乳粉检测标准GB有哪些重要更新?其对婴幼儿健康有何影响?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10765-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
2. GB 10766-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较大婴儿配方食品》
3. GB 10767-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幼儿配方食品》
4. GB 19644-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粉和调制乳粉》
5. GB 2379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二、标准内容
1. GB 10765-2021:适用于0-6月龄婴儿食用的配方食品。对必需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B族等多种)、矿物质(钙、铁、锌、碘等)的含量有明确且严格规定。例如,规定了蛋白质含量范围,同时对乳清蛋白在蛋白质中的占比也有要求,以使其更接近母乳的营养构成 。在污染物限量方面,对铅、砷、汞等重金属以及黄曲霉毒素M1等有害物质的最大残留量作出限定,保障婴儿食用安全。
2. GB 10766-2021:针对6-12月龄较大婴儿的配方食品标准。在营养成分上,依据该阶段婴儿生长发育需求,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含量进行了合理调整。如蛋白质含量相较于0-6月龄阶段有所变化,以适应婴儿逐渐增强的消化吸收能力。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种类及含量要求也进行了优化,例如增加了部分维生素的含量,以满足较大婴儿快速生长对营养的需求。微生物限量方面,明确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的限量值,确保产品微生物安全性。
3. GB 10767-2021:适用于12-36月龄幼儿的配方食品标准。进一步强化了钙、铁、锌等对幼儿骨骼发育、智力发展等关键营养素的含量要求。例如,提高了钙的含量标准,助力幼儿骨骼健康成长。对可选择成分如胆碱、牛磺酸、左旋肉碱等的添加量也有相应规定,这些成分有助于幼儿神经系统发育等。在产品标签标识方面,要求清晰标注营养成分表、配料表等信息,方便消费者了解产品营养构成。
4. GB 19644-2024:适用于乳粉(全脂、脱脂、部分脱脂)和调制乳粉,涵盖多种奶畜来源产品。规定乳粉须以单一品种生乳为原料,调制乳粉主要原料也为单一品种生乳及相关制品,且主要原料乳固体含量不低于70% 。感官要求上,乳粉应呈均匀一致的乳白色或乳黄色,有固有的乳滋味、气味。理化指标针对不同奶畜乳粉的蛋白质、脂肪、复原乳酸度等作出细致规定,如牦牛乳粉的蛋白质、脂肪含量有特定范围。微生物限量方面,若添加活菌,产品中活菌数应≥10⁶CFU/g,致病菌限量符合GB 29921规定。
5. GB 23790-2010:规定了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过程、设备设施、人员卫生、仓储运输等全流程提出严格要求。如原料采购需确保原料符合相应食品安全标准,生产加工过程要严格控制环境温度、湿度等条件,防止微生物滋生和交叉污染。设备设施需定期清洁、消毒和维护,保证正常运行且不对产品造成污染。人员需具备良好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等。
三、检测重要性及方法
检测在婴幼儿乳粉质量把控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检测可确保乳粉符合相关标准,保障婴幼儿食用安全和营养需求。检测方法多样,营养成分检测方面,蛋白质常用凯氏定氮法,通过测定氮含量换算蛋白质含量;脂肪采用罗兹-哥特里法等进行定量分析。污染物检测中,重金属如铅、镉等,常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可精准测定其含量;黄曲霉毒素M1采用免疫亲和柱净化 - HPLC法检测。微生物检测,菌落总数使用平板计数法,将样品接种于培养基,培养后计数菌落数量;大肠菌群采用MPN法(最可能数法)测定。通过这些科学检测方法,从多个维度保障婴幼儿乳粉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