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GB/T系列黄豆酱检测标准有哪些?其具体内容是什么?对黄豆酱检测有何重要意义?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T 24399-2009《黄豆酱》
2. GB 271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酿造酱》
3. 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4. GB 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5. GB 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二、标准内容
一. GB/T 24399-2009《黄豆酱》:规定了以黄豆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酿制的酱类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签、包装、运输、贮存要求。技术要求涵盖主要原料和辅料应符合相应标准,如黄豆符合GB 1352、生产用水符合GB 5749等;感官要求色泽为红褐色或棕褐色、有光泽,有酱香和酯香且无不良气味,味鲜醇厚、咸甜适口、无异味,体态稀稠适度、允许有豆瓣颗粒、无异物;理化指标方面,氨基酸态氮以氮计≥0.50g/100g ,水分≤65.0g/100g,铵盐(以氮计)含量不得超过氨基酸态氮(以氮计)含量的30%;卫生指标符合GB 2718规定,净含量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规定。
二. GB 271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酿造酱》:对酿造酱的微生物指标(如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限量要求)、污染物(如铅、总砷等)、真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B₁)等安全指标作出规定,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
三. 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范了黄豆酱生产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种类及限量,确保添加剂使用安全合理,防止滥用添加剂危害消费者健康,比如规定了防腐剂(如苯甲酸及其钠盐)、甜味剂(如三氯蔗糖)等的最大使用量。
四. GB 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设定了黄豆酱中可能存在的真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等的限量值,因为黄曲霉毒素具有强致癌性,严格控制其含量可有效保障消费者健康。
五. GB 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明确了铅、镉等重金属在黄豆酱中的限量值,由于重金属在人体内会蓄积,危害人体神经系统、造血系统、肾脏等器官,限制其含量可降低健康风险。
三、检测重要性,方法,作用
检测在黄豆酱生产中至关重要。通过依据上述标准检测,可保障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方法涵盖感官检验(通过观察色泽、嗅闻气味、品尝滋味、查看体态)、理化检验(利用滴定法测氨基酸态氮、重量法测水分等化学分析方法)、微生物检测(按照相关国标采用培养基法等)以及重金属检测(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ICP-MS等精密仪器分析方法)。检测作用在于促使企业规范生产,保证产品符合标准,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检测流程一般为采样、样品制备、依据标准方法检测、数据处理与结果报告。检测要求检测人员专业且操作规范,检测设备精准且定期校准,检测环境符合要求,从而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为黄豆酱质量把控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