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黑龙江 新疆 山东 广东 吉林 昆明
400 886 5719

饲料用玉米检测标准 GB/T全解析

日期:2025-09-10 13:14:32 浏览:33
内容简介:问:饲料用玉米有哪些重要的GB/T检测标准?这些标准对饲料质量把控起到怎样的作用?答:一、标准名称1. GB/T 17890-2008《饲料用玉米》2. GB/T 6432-2018《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 凯氏定氮法》3. GB/T 6435-2014《饲料中水分的测定》4. GB 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5. GB/T 5494-2008《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

问:饲料用玉米有哪些重要的GB/T检测标准?这些标准对饲料质量把控起到怎样的作用?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T 17890-2008《饲料用玉米》

2. GB/T 6432-2018《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 凯氏定氮法》

3. GB/T 6435-2014《饲料中水分的测定》

4. GB 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

5. GB/T 5494-2008《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

饲料用玉米检测标准 GB/T全解析

二、标准内容

1. GB/T 17890-2008《饲料用玉米》:规定饲料用玉米定义、要求、抽样、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贮存,适用于商品饲料用玉米。质量指标按容重、粗蛋白质、不完善粒分等级。一等容重≥710g/L,粗蛋白(干基)≥10.0%,不完善粒总量≤5.0%(其中生霉粒≤2.0%),水分≤14.0%,杂质≤1.0%,色泽气味正常;二等容重≥685g/L,粗蛋白≥9.0%,不完善粒总量≤6.5% ;三等容重≥660g/L,粗蛋白≥8.0%,不完善粒总量≤8.0% 。卫生检验和动植物检疫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执行。

2. GB/T 6432-2018《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 凯氏定氮法》:通过凯氏定氮法测定饲料中粗蛋白含量,即含氮量乘以6.25得到粗蛋白含量。此方法先将饲料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其中氮转化为氨并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计算粗蛋白含量。

3. GB/T 6435-2014《饲料中水分的测定》:适用于测定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及单一饲料中的水分。在特定温度下(通常105℃±2℃),将试样在烘箱中烘干至恒重,试样减轻的质量即为水分含量。对含挥发性物质较多的饲料,如青贮饲料等,需采用减压干燥法等其他合适方法测定。

4. GB 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规定饲料原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精料补充料等的卫生指标及检验方法。涉及重金属(如铅≤0.5mg/kg、镉≤0.1mg/kg、汞≤0.01mg/kg、砷≤0.2mg/kg )、真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B1等)、微生物(如沙门氏菌等)等限量要求,保障饲料安全性,避免对动物健康和食品安全造成危害。

5. GB/T 5494-2008《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用于粮食、油料杂质和不完善粒检验。杂质指通过直径3.0mm圆孔筛的物质、无饲用价值的玉米及玉米以外其他物质;不完善粒包括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芽粒、生霉粒、热损伤粒等。通过筛分、挑选等方法测定杂质和不完善粒含量,反映玉米纯净度和品质状况。

三、检测作用

饲料用玉米检测通过上述标准执行,可保障饲料质量与安全。从营养角度,准确测定粗蛋白、水分等指标,有助于合理配方,满足动物营养需求,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养殖成本;从安全层面,控制重金属、真菌毒素、微生物等有害物,防止动物生病,减少有害物质在畜产品中残留,保障食品安全。同时,检测为饲料生产、销售、使用各环节提供数据支撑,规范市场秩序,促进饲料行业健康发展 。


 
 
分享到:
  • 微信扫一扫分享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凡没有注明"来源:聚检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进行修改或删除,自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聚检通有权进行转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检测
污水检测 ¥50

污水检测

水泥检测 ¥50

水泥检测

推荐检测机构
推荐检测资讯
 |  网站地图  |  皖ICP备2025072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