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肉干检测有哪些关键标准?这些标准具体涵盖哪些内容?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272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熟肉制品》
2.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3. GB 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4. 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5. GB/T 9695.8-2008《肉与肉制品 氯化物含量测定》
二、标准内容
一.GB 272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熟肉制品》,对熟肉制品包括肉干的原料、感官、理化、微生物等方面作出规范。感官上,肉干应色泽正常、无异味、无霉斑、无异物。理化指标中,如水分、脂肪、蛋白质含量等因肉干具体类别和工艺有不同要求。微生物指标严格,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限量明确,致病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不得检出,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
二.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肉干生产中添加剂使用原则、允许品种、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如常见防腐剂山梨酸钾,在肉干中最大使用量有严格限定,防止超量使用危害健康,确保添加剂使用规范,维护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
三.GB 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明确肉干中重金属(铅、镉、汞、砷等)、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污染物限量。例如,铅在肉干中的限量有具体数值,避免因环境污染、原料问题等导致肉干中污染物超标,影响人体健康。
四.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提供肉干水分测定方法。肉干水分含量影响保质期和口感,过高易滋生微生物致变质,过低口感差。该标准规定直接干燥法、减压干燥法等多种测定方法,生产企业和检测机构可依肉干特性选择,确保水分测定准确。
五.GB/T 9695.8-2008《肉与肉制品 氯化物含量测定》,针对肉干中氯化物(主要为食盐)含量测定。氯化物含量影响肉干风味和保存,该标准规定电位滴定法和佛尔哈德法等测定方法,通过准确测定,助于企业控制产品风味和质量稳定性。
三、检测重要性、意义、方法、作用
肉干检测通过专业技术和标准方法,对肉干质量和安全性评估。检测方法多样,理化检测用化学分析仪器测水分、脂肪、蛋白质等成分;微生物检测通过培养、鉴定技术测菌落总数、致病菌等;仪器分析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测添加剂、污染物。检测作用关键,保障食品安全,避免微生物超标、添加剂违规、污染物残留等问题危害消费者;维护市场秩序,淘汰不合格产品,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助力企业提升质量,通过检测反馈改进生产工艺和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