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番茄酱出口欧盟有哪些检测标准?与国标又存在哪些差异?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T 14215-2021《番茄酱罐头》
2. GB 7098-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罐头食品》
3. GB 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4. GB 2762-202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5. SN/T 1036-2002《出口番茄酱检验规程》
二、标准内容
一. GB/T 14215-2021《番茄酱罐头》:规定了番茄酱罐头产品的相关要求。在色泽方面,要求成品呈现深红、红色或橙红色。组织形态需细腻,无可见杂质。对pH值有相应规定,一般需控制在特定范围内,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与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根据产品类别不同有不同标准,如低浓度产品可溶性固形物≥22% ,高浓度产品可溶性固形物≥28% 。在2021版标准中,还新增了氯化钠含量检测等要求,产品分类也改为依据破碎工艺和分装方式划分。
二. GB 7098-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罐头食品》:明确微生物限量需满足商业无菌要求,防止因微生物污染导致产品变质、危害消费者健康。规定了重金属(铅、砷、锡等)及污染物的限量标准,例如铅的含量需严格控制在安全阈值以下,以避免重金属在人体中积累造成损害。
三. GB 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范了防腐剂(如苯甲酸、山梨酸)、酸度调节剂等添加剂的允许使用范围及限量。比如苯甲酸在番茄酱中的使用量需符合相应规定,以确保添加剂使用的安全性,防止过量使用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四. GB 2762-202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了番茄酱中真菌毒素(如赭曲霉毒素A)及重金属的最高残留量。例如,对赭曲霉毒素A的含量限定极为严格,因为其具有较强的毒性,可能对人体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
五. SN/T 1036-2002《出口番茄酱检验规程》:适用于以鲜番茄为原料,经清洗、打浆、去皮去籽、浓缩、灌装、杀菌(无菌罐装)、包装而制成的出口马口铁罐装番茄酱和无菌铅箔袋装番茄酱的检验。规定了组批、抽样、检验、检验结果的判定、口岸查验及查验结果的判定等内容。如出口欧洲国家的番茄酱色差值,应尽可能用COLOURGARDSYSTEM色差仪按特定方法检测 。
三、检测重要性、意义、方法、作用
检测在番茄酱出口欧盟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方法上,针对不同标准有不同检测手段,如检测微生物需在特定培养环境下进行培养计数;检测重金属常采用原子吸收光谱等仪器分析方法。检测能确保番茄酱产品符合欧盟严格标准,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贸易受阻,维护我国番茄酱出口企业的信誉与经济利益。通过检测可及时发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如原料污染、添加剂使用不当等,促使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我国番茄酱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推动整个番茄酱产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严格检测也是对消费者负责,保障欧盟消费者能够安全食用进口的番茄酱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