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2025年9月实施的食盐检测标准有哪些更新?食盐检测标准的变化对检测工作有何影响?
答:
一、相关标准列举
1. GB 5009.42-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盐指标的测定》
2. GB 1903.73-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氯化钠》
3. GB 272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盐》(虽不是2025年9月新实施,但在食盐检测中仍为重要参考标准)
4. QB/T 2827-2023《食盐标码标志技术条件》(涉及食盐标志质量检测方面)
5. QB/T 5279-2018《食盐安全信息追溯体系规范》(在食盐追溯系统应用检测方面有重要作用)

二、各标准内容介绍
一. GB 5009.42-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盐指标的测定》
此标准规定了食用盐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适用于各类食用盐指标测定。与旧版相比,有诸多重要变化。在水分测定上,修改了水分干燥失重法的计算公式,增加了灼烧法,其中干燥失重法适用于精制盐、低钠盐和粉碎洗涤盐中水分测定,灼烧法适用于日晒盐中水分测定。在氯离子测定中,增加了自动电位滴定法,并更改了原测定方法的精密度。在亚铁氰化钾分析步骤上进行了修改,对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表述也做出变更,同时增加了食用盐中多元素的测定方法,大大提升了标准的适用性与操作性 。
二. GB 1903.73-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氯化钠》
该标准主要针对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的氯化钠作出规定。明确了其作为营养强化剂在食品添加中的各项要求,包括纯度、杂质限量等指标,确保在用于食品营养强化时,氯化钠能够符合安全、有效的标准,规范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使用,保障消费者健康。
三. GB 272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盐》
规定了食用盐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例如在技术要求方面,对食用盐的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如氯化钠含量、水分、水不溶物等)、污染物限量(铅、砷、镉、汞等)、微生物限量等都有明确细致的规定,是保障食用盐质量安全的基础性标准 。
四. QB/T 2827-2023《食盐标码标志技术条件》
此标准对食盐标码标志的技术条件进行规范。包括标志的设计、尺寸、颜色、材质、印刷质量等方面的要求,以及标码的编码规则、数据存储与传输等内容,确保食盐标志能够准确传达产品信息,便于消费者识别以及监管部门进行市场监督管理。
五. QB/T 5279-2018《食盐安全信息追溯体系规范》
规范了食盐安全信息追溯体系的建立、运行和管理要求。涵盖追溯体系的架构、信息采集与记录、信息传输与共享、追溯查询服务等方面,通过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一旦出现食盐质量安全问题,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溯源,查明问题源头,及时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权益。
三、食盐检测的作用与方法
食盐检测作用重大,它是保障食盐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通过检测,可以确保食盐符合相应国家标准,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保障消费者健康。在工业生产中,检测可验证工业用盐在制造工艺中的合规性,保障工业生产正常运行。在医疗领域,能评估医疗用盐的化学性质及安全性,确保其符合医疗使用要求。
检测方法多样,化学分析方法常被用于测定氯化钠含量、水分含量、碘含量、重金属含量、砷含量、硫酸根含量等指标。如测定氯化钠含量,可通过特定化学反应及滴定操作来实现;测定水分含量,可采用干燥失重法、灼烧法等。仪器分析方法也广泛应用,像原子吸收光谱法用于检测重金属含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可用于多元素测定等,借助先进仪器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与效率。同时,还有微生物检测方法用于评估食盐中微生物指标是否达标 。











一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7*24小时快速响应
十五年检测经验
检测精准,价格透明
超过百个检测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