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黑龙江 新疆 山东 广东 吉林 昆明
400 886 5719

2025 速冻食品检测标准更新:李斯特菌检测新规

日期:2025-09-01 13:49:19 浏览:16
内容简介:问:2025年速冻食品检测标准在李斯特菌检测方面有哪些更新?新的检测标准对速冻食品行业有何影响?答:一、标准名称1. GB 4789.30 - 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2. GB 29921 - 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涉及速冻食品中李斯特菌限量相关部分)3. SN/T 5

问:2025年速冻食品检测标准在李斯特菌检测方面有哪些更新?新的检测标准对速冻食品行业有何影响?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4789.30 - 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

2. GB 29921 - 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涉及速冻食品中李斯特菌限量相关部分)

3. SN/T 5367.1—2022《出口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环介导恒温核酸扩增(LAMP)筛选检测方法》

4. SN/T 5364.6—2021《出口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

5. GB/T 22429 - 2008《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法》

2025 速冻食品检测标准更新:李斯特菌检测新规

二、标准内容

一. GB 4789.30 - 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该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验方法。在培养基和试剂方面,参照ISO标准,将定性检验和MPN法中的选择性增菌液体培养基由LB1和LB2修改为“Fraser增菌肉汤(FB1、FB2)” ;选择分离显色培养基“李斯特氏菌显色平板“修改为“OA李斯特氏菌显色平板”,并在附录A中增加了OA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配方。在检验程序上,对各环节操作进行了细化和完善,如在样品制备环节,针对固体、半固体及液态样品采用不同处理方式分别描述;在分离环节,增加了混匀的具体要求及PALCAM琼脂平板上菌落大小的描述,还明确了OA李斯特氏菌显色平板上菌落特征及其他亚菌种形态说明;在鉴定环节,把纯培养过程单列,使后续生化实验菌落来源更清晰,同时对鉴定实验步骤文字描述进行修改,使其更具体清晰。在平板计数规则上,将“所有平板菌落数合计在15CFU ~ 150CFU之间的平板,计数典型菌落数”修改为“所有平板典型和可疑菌落数合计在15CFU ~ 150CFU之间的平板,计数典型和可疑菌落数”,以提高结果稳定性。在样品接种环节,对于李斯特菌含量高的样品,采用每个稀释度分别吸取0.1mL样品匀液接种1个OA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平板的方式,减少了显色培养基用量,同时保留“0.3mL、0.3mL、0.4mL涂布法”以满足检出限更低需求和方法延续性,并新增从样品稀释至样品接种完毕不得超过45min的要求。

二. GB 29921 - 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规定了预包装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等致病菌的限量要求。对于速冻食品中的即食生制动物性水产制品等产品类别,明确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限量指标,如部分产品要求检出限小于等于100CFU/g ,为速冻食品生产企业及检测机构提供了明确的限量判定依据。

三. SN/T 5367.1—2022《出口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环介导恒温核酸扩增(LAMP)筛选检测方法》:运用环介导恒温核酸扩增(LAMP)技术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筛选检测。其原理是根据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属特有靶序列上的6个独立区域,采用6条特异引物通过稳定的Bst DNA聚合酶来驱动扩增反应,在60℃左右完成恒温扩增。在环介导恒温核酸扩增反应中,焦磷酸盐(PPi)通过ATP - 硫酸化酶被转化成三磷酸腺苷(ATP),荧光素酶利用ATP发光,从而实现实时检测,该方法可用于出口食品中李斯特菌的快速筛选。

四. SN/T 5364.6—2021《出口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溶血素(hly)基因片段设计引物、探针,将一定浓度的引物、探针与模板DNA及数字PCR反应预混液混合配成PCR反应体系。将该数字PCR体系分布到10000 - 20000个微滴中,使大部分微滴中模板DNA分子的数量为1或0,然后进行PCR扩增。hly基因探针5’端标记FAM荧光基团,利用数字PCR系统的检测通道,对每个微滴的荧光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含有模板DNA的微滴出现荧光信号的增强,形成阳性微滴簇,根据阳性微滴的有无判定样品中是否含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用于出口食品中该菌的精准检测。

五. GB/T 22429 - 2008《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法》:将做增菌处理后的增菌液经加热处理后移入包被特异性抗体(一抗)的固定容器中,使目标菌与一抗结合,洗去未结合的其他成分后加入特异性酶标抗体(二抗),再次洗去未结合的其他成分,加入特定底物与之反应后可以生成荧光化合物或有色化合物,通过检测荧光强度或吸光度,与参照值比较即可得到检验结果,可快速检测食品中的李斯特菌。

三、检测重要性、方法等

李斯特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尤其在速冻食品这类低温储存食品中具有潜在风险。其可通过食物链传播给人类,对于新生儿、孕妇、老年人以及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危害极大,可能引发脑膜炎、败血症等严重疾病。对速冻食品进行李斯特菌检测,能够及时发现食品污染情况,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保障消费者健康,维护食品企业信誉及市场秩序。

常用检测方法包括传统培养法,将待测样品进行划板或涂布培养,在35 - 37℃等特定温度和环境下培养24 - 48小时,观察菌落并鉴定是否为李斯特菌,但耗时较长。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通过特异性抗体检测样品中的李斯特菌抗原,灵敏度较高,但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可能。聚合酶链式反应通过扩增李斯特菌特异性基因片段进行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都较高,通常先富集培养样品,提取DNA作为模板进行扩增,再通过电泳或实时荧光检测判断结果。此外,还有基于免疫磁珠、纳米技术、流式细胞仪等新型检测方法,实际检测中需依据样品性质、检测目的及实验条件等选择合适方法 。


 
 
分享到:
  • 微信扫一扫分享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凡没有注明"来源:聚检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进行修改或删除,自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聚检通有权进行转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检测
污水检测 ¥50

污水检测

水泥检测 ¥50

水泥检测

推荐检测机构
推荐检测资讯
 |  网站地图  |  皖ICP备2025072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