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工程中,焊缝质量直接影响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由于焊接工艺、材料特性及施工环境等因素,焊缝内部及表面可能产生气孔、裂纹、夹渣等缺陷。如何科学检测这些缺陷?以下从无损探伤技术的分类、标准及适用场景展开解析。
一、内部缺陷检测
1.超声波探伤(UT)
超声波探伤是钢结构焊缝内部缺陷检测的首选方法,适用于裂纹、未熔合、未焊透等线性缺陷的识别。其原理是通过高频声波在材料中的反射信号判断缺陷位置与尺寸。根据《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GB/T 11345-2023),检测等级分为B级(常规要求)和C级(高精度),一级焊缝需达到Ⅱ级评定标准,二级焊缝需满足Ⅲ级。
2.射线探伤(RT)
射线探伤利用X或γ射线穿透焊缝,通过底片成像检测体积型缺陷(如气孔、夹渣)。其优势在于结果直观可追溯,但成本高且对裂纹检出率低,通常作为超声波探伤的补充验证手段。执行标准包括《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 3323)系列,缺陷评定依据《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
二、表面及近表面缺陷检测
1.磁粉探伤(MT)
磁粉探伤用于铁磁性材料焊缝表面及近表面裂纹、折叠等缺陷的检测。通过施加磁场使磁粉在缺陷处聚集形成磁痕,灵敏度可达微米级。依据《焊缝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验收等级》(GB/T 26952-2011),检测需在焊缝清理后实施,重点关注焊趾、焊根等应力集中区域。
2.渗透探伤(PT)
渗透探伤适用于非铁磁性材料(如不锈钢)的表面开口缺陷检测。通过渗透剂渗入缺陷并显像,可识别宽度≥0.5μm的裂纹。检测流程需符合《焊缝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 验收等级》(GB/T 26953-2011),操作时需避免环境光照干扰。
三、特殊场景检测
1.焊接节点专项检测
焊接球节点、螺栓球节点及圆管T/K/Y形节点的焊缝,需按《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采用专用超声波探伤方法,重点关注根部未熔合与层间缺陷。
2.锈蚀与开裂复检
既有钢结构出现锈蚀或开裂时,需采用磁粉或渗透探伤进行复检,并依据《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621)评估缺陷扩展风险。
四、检测比例与验收标准
1.一级焊缝:100%超声波探伤,缺陷评定等级为Ⅱ级;
2.二级焊缝:20%抽样检测(单条焊缝抽查长度≥200mm),评定等级为Ⅲ级。若抽样不合格率>5%,需全数复检;发现裂纹则加倍抽检。
聚检通(www.qijiankeji.com)提供钢结构焊缝全流程检测服务,涵盖超声、射线、磁粉等多种技术,严格遵循GB 50205、GB 50661等国家标准,确保检测数据精准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