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缆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传输设备,其绝缘状态直接影响电网安全。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 PD)是电缆绝缘劣化的早期征兆,若未及时检测,可能导致击穿故障甚至停电事故。本文将系统梳理高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的主要项目,帮助用户快速掌握技术要点。
一、电学检测方法
电学检测通过捕捉放电产生的电流或电压信号实现诊断,是应用最广泛的检测类别。
1.脉冲电流法
基于IEC 60270标准,通过耦合电容器和检测阻抗测量放电脉冲电流。
灵敏度可达皮库级(pC),适用于实验室及现场耐压同步检测(如变频串联谐振试验)。
2.高频电流法(HFCT)
利用高频电流传感器(频带1-30MHz)采集电缆屏蔽层的高频脉冲信号。
适用于带电检测,可定位放电点,抗干扰能力优于传统脉冲电流法。
3.射频检测法
检测放电辐射的电磁波(频段300MHz-3GHz),通过频谱分析识别放电类型。
支持非接触式测量,常用于GIS终端及接头检测。
二、声学检测方法
通过声波信号判断放电位置及强度,尤其适合复杂环境下的定位需求。
1.超声波检测
采用压电传感器捕捉20-100kHz的声波信号,结合时差定位技术(TDOA)实现精准定位。
适用于电缆终端、接头等局部放电热点区域检测。
2.声发射检测
监测放电产生的应力波(频段30-150kHz),通过波形特征评估绝缘损伤程度。
对机械类缺陷(如绝缘层裂纹)敏感,需配合噪声抑制算法。
三、非电学检测方法
通过物理或化学参数间接反映放电状态,适用于特殊场景。
1.红外热像检测
利用热像仪检测放电引起的温升异常,灵敏度达0.1℃。
适用于表面放电检测,但对内部放电响应滞后。
2.气体分析法
检测电缆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如H₂、CH₄、C₂H₂),通过组分比例判断放电类型。
需结合色谱仪,适用于充油电缆或长期在线监测。
四、标准符合性检测项目
根据国家标准,高压电缆需完成以下强制性检测:
1.局部放电量测试
35kV及以下电缆:1.73U₀电压下放电量≤10pC(GB/T 12706.2-2008)。
110kV电缆:1.5U₀电压下放电量≤10pC(GB/T 11017.1-2002)。
220kV电缆:1.5U₀电压下无可测放电(GB/Z 18890.1-2002)。
2.耐压同步局放检测
在2U₀耐压试验中同步监测放电信号,识别潜在绝缘缺陷。
为满足不同场景需求,聚检通(www.qijiankeji.com)提供定制化检测方案,涵盖便携式带电检测设备、固定式在线监测系统及标准符合性认证服务。通过多维度数据融合与智能诊断平台,实现电缆状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