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类塑料制品在工业与消费品领域应用广泛。其物理性能直接影响产品耐久性与安全性,生产需依据ASTM标准进行严格检测以确保质量合规。那么,物理性能检测包含哪些关键项目?对应ASTM标准有哪些技术要点?下面聚检通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力学性能检测项目及标准解析
1. 拉伸性能检测依据ASTM D638。该标准规定试样类型、测试速度及环境条件。测试需控制温湿度,典型值为23±2℃和50±10%RH。聚检通在检测中发现,PET材料常出现屈服点不明显现象,需采用延伸计精确测量应变。
2. 弯曲性能检测按ASTM D790执行。三点弯曲试验中,跨厚比设定为16:1。注意应变速率对结果影响显著,聚酯材料通常采用2 mm/min测试速度。
3. 冲击强度检测采用ASTM D256的悬臂梁冲击方法。V型缺口深度必须精确控制在2.54mm,切口曲率半径0.25mm。聚检通实验室数据显示,PETG材料的冲击强度通常高于PET材料30%以上。
二、热学性能关键检测标准
1. 热变形温度(HDT)测试遵循ASTM D648。载荷设定为1.82MPa或0.45MPa,升温速率2℃/min。聚酯材料在0.45MPa下HDT值通常比1.82MPa条件下高15-20℃。
2. 维卡软化点测定按ASTM D1525执行。选用50℃/h或120℃/h升温程序,针入深度1mm时的温度记为结果。聚检通建议生产企业根据材料厚度选择测试条件。
3. 熔体流动速率(MFR)检测依据ASTM D1238。聚酯类通常采用2.16kg载荷,测试温度275℃。注意PBT材料的测试温度需设置为250℃以防止降解。
三、硬度与耐磨性检测要点
1. 洛氏硬度检测按ASTM D785进行。M标尺适用于多数聚酯材料,标尺选择取决于材料软硬程度。聚检通检测案例显示,增强型PET材料通常达到R110级硬度。
2. 球压痕硬度采用ASTM D2583标准。测试载荷10kg,保持时间30秒。该指标与材料抗蠕变性能具有相关性。
3. 耐磨性测试执行ASTM D1044泰伯磨耗法。1000g载荷下旋转1000转,测量质量损失值。添加玻璃纤维的聚酯材料磨耗量可降低40%以上。
四、密度与尺寸稳定性检测
1. 密度测定遵循ASTM D792浸没法。使用蒸馏水为浸渍液时需添加润湿剂。聚酯材料密度通常在1.30-1.40 g/cm³范围。
2. 线性热膨胀系数(CLTE)按ASTM E831测量。聚酯材料在流动方向的CLTE值通常比垂直方向低20%-30%。
3. 尺寸稳定性检测依据ASTM D1204。将试样置于70℃环境中24小时,测量尺寸变化率。增强级聚酯材料变化率通常控制在0.2%以内。
五、特殊性能检测项目
1. 透光率与雾度检测按ASTM D1003执行。使用C光源测量,无定形聚酯透光率可达88%以上。
2. 黄色指数测定依据ASTM E313。该指标对食品级聚酯包装材料尤为重要,新料黄色指数应小于3。
3. 燃烧性能检测遵循UL94标准。垂直燃烧测试中,V-0级要求火焰在10秒内熄灭且无滴落物。
以上就是关于聚酯类塑料制品物理性能检测项目的全部内容了,聚检通实验室配备全套ASTM标准检测设备,可提供符合国际规范的检测报告与材料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