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套物理性能检测是评估其使用可靠性的关键环节,主要涉及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回弹性等力学指标。这些数据直接影响鞋套的耐用性和防护效果。那么,如何准确获取这些参数?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技术细节?下面聚检通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拉伸强度检测的技术要点
1. 测试标准选择
拉伸强度检测通常参照GB/T 528-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不同材质的鞋套需对应调整测试条件,例如PVC基材采用(500±50)mm/min拉伸速度,而TPU材料建议降至(200±30)mm/min以避免应力集中。
2. 试样制备规范
有效数据需保证试样宽度(10±0.2)mm,标距段长度(25±0.5)mm。聚检通实验室发现,冲切模具刃口磨损超过0.1mm会导致试样边缘毛刺,使测试结果偏差高达15%。
3. 关键设备参数
电子拉力机载荷传感器精度需达0.5级,夹具间初始距离设定为(50±1)mm。某次比对试验显示,夹具气压不足0.4MPa时,试样打滑会使拉伸强度数据降低8%-12%。
二、断裂伸长率的精准控制
1. 变形测量方式
非接触式视频引伸计较传统标线法更具优势,能消除标记点位移误差。聚检通实测数据表明,PE材质的断裂伸长率采用光学测量时,数据重复性可提升至98.5%。
2. 温度影响因素
23℃±2℃标准环境下,TPE材料的断裂伸长率为380%-420%,但当温度升至30℃时,该指标会下降至340%-370%。恒温箱控温精度需保证±1℃。
3. 断裂判定标准
ASTM D412规定试样完全分离为终止点,而ISO 37允许在应力下降至峰值80%时停止。某次跨标淮检测中,同一试样按不同标准测得断裂伸长率差异达7.3%。
三、回弹性测试的实操难点
1. 冲击方法选择
DIN 53512落球法与ISO 4662摆锤法各有侧重。聚检通对比试验显示,对于厚度2mm的EVA鞋套,落球法测得回弹率为62%-65%,摆锤法则为58%-61%。
2. 能量损失计算
回弹高度测量需采用高速摄像机(至少1000fps),人工目测会产生3%-5%的系统误差。测试仪水平度偏差超过0.1°会导致能量损失计算错误。
3. 温度恢复周期
试样在-20℃低温处理后,需在23℃环境平衡4小时以上。某次未达温饱时间的检测中,NR材料的回弹率数据波动幅度达8%。
四、其他关键力学指标
1. 撕裂强度测试
裤型试样(ASTM D624)与直角试样(ISO 34-1)的测试结果不可直接对比。某次客户委托检测中,同批次样品两种方法测得值相差22N/mm。
2. 耐磨性能评估
NBS磨耗机测试时,负重500g条件下旋转1000转,质量损失应≤0.15g。聚检通数据表明,添加石墨烯的TPU材料磨损量可降低至0.07g。
3. 抗穿刺性能
钢锥穿刺速度(100±10)mm/min时,厚度1.5mm的鞋套破裂强力应≥50N。测试中发现,试样夹持过紧会导致数据偏高10%-15%。
以上就是关于鞋套物理性能检测项目的全部内容,聚检通配备CNAS认可实验室,可提供符合ISO、ASTM、GB等多标淮的检测服务,确保数据准确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