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 GB 31247-2014《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标准的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标准编号:GB 31247-2014。
2. 中文标准名称: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
3. 英文标准名称:Classification for burning behavior of electric and optical cables。
4. 发布时间:2014 年 12 月 5 日。
5. 实施时间:2015 年 9 月 1 日。
6.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7.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8. 归口部门: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火材料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3/SC7)。
9. 起草单位: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上海电缆研究所等多家单位。
10. 主要起草人:程道彬、李风、冯军、屈励等。
11.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13.220.20。
12. 中国标准分类号 (CCS):C82。
二、标准内容
1.燃烧性能等级划分:将电缆及光缆的燃烧性能分为 A(不燃电缆 / 光缆)、B1(阻燃 1 级电缆 / 光缆)、B2(阻燃 2 级电缆 / 光缆)、B3(普通电缆 / 光缆)四个等级。其中,A 级电缆除金属材料外的整体制品及其任何一种外部组分均需按 GB/T 14402-2007 规定的方法进行燃烧热值试验,且总热值 PCS≤2.0MJ/kg;B1 级和 B2 级电缆主要按 GB/T 31248-2014、GB/T 17651.2-1998、GB/T 18380.12-2008 等标准进行试验,分级判据包括火焰蔓延、热释放速率峰值、受火时间内的热释放总量、燃烧增长速率指数、产烟速率峰值、受火时间内的产烟总量等。
2.附加分级:对燃烧滴落物 / 微粒、烟气毒性、腐蚀性进行附加分级。燃烧滴落物 / 微粒分为 d0、d1、d2 三个级别,d0 级指在规定试验时间无滴落物,d1 级指滴落物落在试验箱内地面上持续燃烧时间不超过 10 秒,d2 级指滴落物落在试验箱内地面上持续燃烧时间超过 10 秒;烟气毒性分为 t0、t1、t2 三个级别;腐蚀性分为 a1、a2、a3 三个级别。
三、标准应用场景
1.建筑工程领域: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用途、人员密集程度等因素,选用符合 GB 31247-2014 标准相应燃烧性能等级的电缆及光缆,以满足建筑的防火安全要求,降低火灾发生时的危险性。例如,在人员密集的商场、医院、学校等场所,可优先选用燃烧性能等级较高的 A 级或 B1 级电缆。
2.电力工程领域:电力系统的变电站、发电厂、输电线路等工程中,合理选用符合该标准的电缆,可提高电力设施的消防安全性能,防止因电缆燃烧引发的火灾事故扩大,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3.通信工程领域:通信基站、数据中心、通信线路等建设中,使用符合 GB 31247-2014 标准的光缆,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减少光缆燃烧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气体对通信设备和人员的危害,确保通信网络的稳定运行。
四、总结
1. GB 31247-2014《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标准的实施,为我国电缆及光缆的燃烧性能评价提供了统一、科学的依据,有利于规范电缆及光缆市场,提高产品的消防安全水平。
2. 该标准在电缆及光缆的燃烧性能分级方面与国际最新分级标准接轨,促进了我国电缆及光缆行业的国际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对推动我国电缆及光缆产品的质量改进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