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 GB 25325-2014《铝电解用预焙阳极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4 年 12 月 5 日。
实施日期:2015 年 10 月 1 日。
主管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归口部门: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
英文标准名:The norm of energy consumption for prebaked anode products for aluminium electrolyzation。
起草人:王开付、张志宏、何璞睿、狄贵华、郎光辉、徐伟平、于易如、高守磊、侯振华、赵庆才、俞成斌、刘川等。
国际标准分类号:27.010。
二、标准内容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铝电解用预焙阳极生产能耗的计算与考核评定,以及新建项目能耗的控制。
能耗限额分级:设定了现有铝电解用预焙阳极生产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的限定值、准入值和先进值,以及新建项目的能耗限额准入值。如现有企业煅烧工序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限定值为 ≤350kgce/t,准入值为 ≤105kgce/t,先进值为 ≤100kgce/t;成型工序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限定值为 ≤30kgce/t,准入值为 ≤13kgce/t,先进值为 ≤10kgce/t。
计算原则与方法:明确了能源消耗的计算原则和方法,规定了计算范围,包括从原料处理到预焙阳极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能源消耗。
三、标准应用场景
企业能耗管理:预焙阳极生产企业可依据该标准对自身生产过程中的能耗进行计算和评估,找出能耗高的环节和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项目审批与验收:在新建预焙阳极生产项目的审批和验收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依据此标准对项目的能耗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新建项目的能耗水平符合准入要求,从源头上杜绝高能耗项目的建设。
行业监管与淘汰落后产能:有助于政府部门加强对预焙阳极行业的监管,通过能耗限额标准的实施,推动落后产能的淘汰退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整个行业的能源利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四、总结
重要性:该标准的实施对于铝电解用预焙阳极行业的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行业的整体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局限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行业的发展,该标准中的部分能耗限额指标可能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