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 GB 27999-2014《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标准的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发布单位:2014 年 12 月 22 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实施日期:2016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归口部门: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英文标准名:Fuel consumption evaluation methods and targets for passenger cars。
起草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众多汽车企业、检测机构等单位的专家共同起草。
二、标准内容
适用范围:适用于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 3500kg 的所有 M1 类车辆,包括能够燃用汽油或柴油燃料的车辆、纯电动车辆、燃料电池车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以及燃用气体燃料的车辆,不适用于仅燃用醇醛类燃料的车辆。
车型燃料消耗量的确定:对不同类型乘用车规定了不同的测定方法及计算方式,如汽油、柴油、两用燃料及双燃料乘用车按 GB/T19233 确定;压缩天然气乘用车按 GB/T29125 测定并折算;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按 GB/T19753 确定,并将电能消耗量折算成燃料消耗量等。
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计算: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等于该企业各车型燃料消耗量与对应的年度生产或进口量乘积之和,除以该企业乘用车年度生产或进口总量。同时,对纯电动乘用车、燃料电池乘用车以及纯电动驱动模式综合工况续驶单程达到 50km 及以上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其生产或进口量在计算时乘以一定倍数。
三、标准应用场景
汽车生产企业:需依据该标准确保企业生产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满足要求,在车型研发与设计阶段,需按照标准中车型燃料消耗量的确定方法进行测算与优化,以达到规定的燃料消耗量目标值。同时,企业在年度生产计划与车型投放策略制定时,要根据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的计算方法,合理安排不同车型的生产比例,确保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满足目标值要求,避免因不达标而面临处罚。
汽车进口企业:对进口的乘用车需按照标准进行燃料消耗量核算,确保进口车辆符合我国的燃料消耗量限值要求,在进口车辆的选型与采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标准对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的影响,合理规划进口车型结构,使进口车辆的燃料消耗量与国内生产车辆整体达到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目标值。
监管部门:依据此标准对汽车生产企业及进口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定期对企业的燃料消耗量情况进行核查与评估,对不满足标准要求的企业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推动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发展。
消费者:该标准的实施促进了汽车企业研发和生产更节能的车辆,消费者在购车时可参考车辆的燃料消耗量指标,选择更节能环保的车型,从而降低使用成本,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促进汽车消费市场向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四、总结
GB 27999-2014 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旨在推动汽车节能技术发展,降低乘用车燃料消耗量,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对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