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39800.3-2020《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第3部分:冶金、有色》最新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发布与实施日期:2020年12月24日发布,2022年1月1日实施。
发布单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及归口部门:应急管理部。
英文标准名:Specificationsfortheprovisionofpersonalprotectiveequipment-Part3:Metallurgy,nonferrousmetals。
起草人:邹亮、吴银等,主要起草单位包括上海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等。
国际标准分类号:13.340.01。
二、标准内容
适用范围:适用于冶金、有色行业的各用人单位及其从业人员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及管理,不适用于采矿、选矿行业及冶金、有色行业各用人单位消防用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及管理。
总体要求: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原则、配备管理及配备流程按GB39800.1-2020执行。
危害因素的辨识和评估:用人单位应结合冶金、有色行业安全生产的特点,按照GB39800.1-2020的要求对其生产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危害评估,可依据表1所列的作业类别或参考附录A所列的工种进行危害因素的辨识,并作为选择适用个体防护装备的依据。
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用人单位应根据辨识的作业场所危害因素和危害评估结果,选择相应的个体防护装备。可按照根据作业类别结合表1辨识的危害因素和危害评估结果,并依据表1建议的适用个体防护装备,结合个体防护装备的防护部位、防护功能、适用范围和防护装备对使用者的适合性,选择合适的个体防护装备;或参考附录A和附录B中的工种及危害因素分析、个体防护装备配备信息进行选择。
三、标准应用场景
冶金行业:如炼铁、炼钢、轧钢等工种,存在高温、熔融金属飞溅、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危害因素,需配备相应的防护服装、防护手套、防护鞋、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等个体防护装备。
有色行业:如有色金属冶炼、加工等工种,面临酸碱腐蚀、重金属中毒、高温、噪声等风险,应根据具体危害因素配备如耐酸碱手套、防毒面具、耳塞、防护服等个体防护装备。
四、总结
提升安全水平:该标准为冶金、有色行业的用人单位在个体防护装备配备方面提供了明确、细致的指导,有助于提升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规范市场秩序:标准的实施有利于规范个体防护装备市场,促进相关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提升,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强化企业管理:促使企业更加重视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和管理,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