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9706.218-2021《医用电气设备 第2-18部分:内窥镜设备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日。
2.发布单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3.实施日期:2023年5月1日。
4.主管部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5.归口部门:全国医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6.英文标准名: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 - Part 2-18: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the basic safety and essential performance of endoscopic equipment。
7.起草人:包括众多行业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共同参与了标准的制定工作。
8.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70(外科器械)。
二、标准内容
1.电击防护:内窥镜设备必须具备防止电击的防护措施,包括绝缘性能、接地电阻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患者和操作者在正常使用和故障条件下的安全。
2.机械安全:设备需具备防止机械损坏和意外运动的措施,如探头设计、材料选择、电缆管理等,避免因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导致的意外伤害。
3.光学安全:光学系统需确保清晰、不失真的图像,并避免对眼睛造成损害,包括分辨率、色彩还原性、视野角度等方面的要求。
4.电磁兼容性:设备需在各种电磁环境下正常工作,不会相互干扰或产生有害的电磁辐射。
5.生物相容性:对内窥镜材料的选择提出要求,确保与人体接触的材料不会引发不良反应。
三、标准应用场景
1.医疗诊断:在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中,内窥镜设备用于对患者体内进行检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病情,如胃镜、肠镜等检查。
2.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内窥镜设备可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辅助医生进行微创手术,减少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如腹腔镜手术。
3.设备维护与保养:医疗机构需定期对内窥镜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包括清洗、消毒、校准等。
4.制造商质量控制:制造商需按照标准要求,对内窥镜设备的设计、生产、测试等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
四、总结
1. GB 9706.218-2021标准的实施,为内窥镜设备的安全性和性能提供了明确的规范和指导。
2. 该标准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降低医疗事故风险,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3. 通过与国际标准接轨,该标准促进了我国内窥镜设备产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医疗器械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