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811-2022《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标准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811-2022《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是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 2022 年 12 月 1 日联合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自 2023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全面替代了 GB 811-2010《摩托车乘员头盔》。其主管部门为公安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归口部门为全国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576)。英文标准名为“Helmets for motorcycle and electric bicycle users”,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13.340.20。该标准的起草单位包括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等。
二、标准内容
GB 811-2022 标准在多个方面对头盔的安全性能进行了严格规定:
1. 产品分类:按适用对象分为 A 类盔(适用于摩托车乘员和电动自行车乘员)和 B 类盔(仅适用于最高时速不大于 25 公里的电动自行车乘员);按头型分为 A、E、J、M、O 五个头型,兼顾成人和儿童需求;按形状分为全盔、3/4 半盔(春秋盔)和 1/2 半盔(夏盔)。
2. 安全性能指标:新增了三个安全性能指标,包括头盔护目镜的耐磨性(雾度)、头盔壳体表面凸起结构的剪切力和头盔表面摩擦力。其中,护目镜的雾度值应不大于 10%,以确保视线清晰;壳体表面凸起结构的剪切力测试,防止骑乘人在事故中因凸起物造成二次损伤;表面摩擦力规定,模拟头盔在事故中摩擦时受到的阻力,以减少对骑乘者的伤害。
3. 头型尺寸参数:修改为更适合亚洲人的头型数据。
4. 其他要求:描述了检验规则及标志、标识、产品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的相关要求和试验方法。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生产设计:规范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的生产设计,提高产品质量。
2. 安全保障:保障使用者的生命安全,正确佩戴符合标准的头盔,在发生事故时能够使骑乘人员的受伤率下降 70%,死亡率下降 40%。
3. 市场规范:通过规范市场秩序,淘汰劣质产品,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4. 选购指导:为消费者选购头盔提供依据,消费者可按照“五步法”(看、闻、按、戴、问)选购符合标准的头盔。
四、总结
GB 811-2022 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是我国在交通安全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不仅为头盔行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要求和发展方向,也为广大骑行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防护装备。随着标准的深入实施,有望进一步提升头盔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能,保障骑行者的生命安全,推动交通安全事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