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0035-2017《气囊式体外反搏装置》标准介绍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标准编号:GB 10035-2017
2. 中文名称:气囊式体外反搏装置
3. 英文名称:Air-bag type sequential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device
4.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29日
5. 实施日期:2019年7月1日
6.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7. 主管部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8. 归口单位:全国医用体外循环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9.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11.040.40(外科植入物、假体和矫形)
10. 起草单位:重庆普施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市忆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中国体外反搏专业委员会。
二、标准内容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气囊式体外反搏装置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结构、要求、试验方法、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2. 分类与结构:装置按治疗方式和移动方式分类,主要由控制部分、气路系统和电源系统组成。
3. 技术要求:包括正常工作条件、工作压力范围、心电性能、脉搏血氧性能、电磁兼容性等。
4. 试验方法:提供了验证装置是否符合要求的试验方法,如气密性测试、强度测试和电磁兼容性测试。
5. 标志与包装:规定了产品标志、包装容器要求及运输包装要求。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医疗应用:该装置主要用于医疗单位,治疗心、脑、肾等器官的缺血性疾病,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梗塞等。
2. 康复与保健:装置还可用于疾病恢复期的辅助治疗,帮助患者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康复。
3. 临床支持:通过气囊在心脏舒张期对躯体施加压力,辅助治疗缺血性疾病。
四、总结
1. GB 10035-2017标准为气囊式体外反搏装置的生产、使用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全面的技术规范,确保装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推动医疗器械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为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