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787-2018《航空活塞式发动机燃料》标准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发布与实施:GB 1787-2018《航空活塞式发动机燃料》标准于2018年7月13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自2019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主管部门与归口单位:该标准由国家能源局提出并归口管理。
起草单位与人员: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等单位起草,主要起草人包括龚冬梅、陶志平等。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5.160.20,属于石油产品及相关技术领域。
替代情况:GB 1787-2018替代了旧版的GB 1787-2008标准。
标准性质:本标准的第4章和第5章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二、标准内容
适用范围:适用于通过国家规定的鉴定程序鉴定的原料和工艺生产的、加入适当添加剂调合而成的航空活塞式发动机燃料。
分类与标记:根据马达法辛烷值不同,分为75号、UL91号、95号、100号和100LL号五个牌号,其中“UL”代表无铅,“LL”代表低铅。
技术要求:对燃料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指标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密度、馏程、辛烷值、冰点、硫含量、铅含量等关键指标。
试验方法:引入了新的测试方法或对原有测试方法进行了优化,如蒸气压、硫含量、颜色等的测定方法。
安全规范:加强了关于燃料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规定,确保操作过程符合最新的安全标准。
三、标准应用场景
航空燃料生产:为航空活塞式发动机燃料的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标准,确保生产出的燃料符合航空安全和环保要求。
燃料质量检测:检测机构依据该标准对燃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燃料在各项指标上符合规定,保障航空器的安全运行。
航空器维护与运营:航空公司和航空器维护单位参考该标准,确保所使用的燃料符合要求,从而保障航空器的性能和安全。
环保监管:环保部门依据该标准对航空燃料的环保指标进行监管,减少飞机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促进航空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提升质量与保障安全:GB 1787-2018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升我国航空活塞式发动机燃料的质量水平,保障航空安全。
促进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强环保指标的限制,该标准促进了航空业的环保性能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推动行业进步:为航空活塞式发动机燃料的生产、使用和管理提供了科学、规范、严格的依据,推动了我国航空燃料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