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8233-2020《次氯酸钠发生器卫生要求》标准
一、标准基本信息
1. 发布单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 发布日期:2020年4月9日
3. 实施日期:2020年11月1日
4.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5. 归口部门: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6. 起草单位: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卫生监督所、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7. 起草人:佟颖、于礼、安伟、顾健、梁建生、邓小虹、慈九正、包卫华、王劲、李长青、张大钰、袁建忠、宋布杰、郭鹏、孙海峰
二、标准内容
1. 范围:规定了次氯酸钠发生器的主要元器件要求、技术要求、应用范围、使用方法、检验方法、运输、贮存和包装以及标识、铭牌和使用说明书。
2. 主要元器件要求:
电极应采用钛、铂、钉、铱等金属及其涂层的电极制备次氯酸钠消毒液,不应采用石墨电极和二氧化铅电极。
显示系统仪表、开关、指示灯、标牌等应安装牢固,可靠安全。显示屏上应显示电压、电流、功率、流量等参数。
3. 技术要求:
设备应包括自动溶盐、整流电源、电解、防垢、控制、存储及投加和氢气排除系统等部分结构。
盐应使用未加碘盐。专用于污水处理的,应符合GB/T5462的规定。其他用途的应符合GB2721的规定。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有效氯含量范围:额定值均值±15%
pH(原液):0~-8
流量:额定值±5%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重金属指标:用于生活饮用水消毒时,消毒过程中带入的铅、钢、福等含量不应超过GB5749的限值要求。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微生物杀灭指标应符合表2要求:
有效氯含量100mg/L,作用时间10min,对大肠杆菌(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铜绿假单胞菌(ATCC15442)的杀灭对数值≥2
有效氯含量200mg/L,作用时间10min,对白色念珠菌(ATCC10231)的杀灭对数值≥2
有效氯含量250mg/L,作用时间20min,对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疫苗株的杀灭对数值≥4
有效氯含量500mg/L,作用时间60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9372)的杀灭对数值≥3
安全性:用于生活饮用水消毒的次氯酸钠消毒液卫生质量应符合《生活饮用水消毒剂和消毒设备卫生安全评价规范(试行)》的规定,用于餐(饮)具、水果、蔬菜消毒的次氯酸钠消毒液卫生质量应符合GB14930.2的规定。
4. 应用范围:次氯酸钠消毒液可用于一般环境物体表面、餐(饮)具、瓜果蔬菜、织物、生活饮用水、游泳池水、污水、被血液及分泌物污染物品的消毒。
5. 使用方法:
基本工作条件:环境温度5℃C~40℃C,相对湿度≤80%。
安装调试: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安装调试,有效氯含量、流量、pH应符合5.3.1的要求。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制备:用生活饮用水溶解盐,盐水浓度范围为20g/L~50g/L,将充分溶解后的盐溶液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方法和容量加人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槽内,接通电源,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程序进行操作。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使用方法应符合表3要求。
6. 检验方法:未在文中详细列出,具体可参考标准原文。
7. 运输、贮存和包装:未在文中详细列出,具体可参考标准原文。
8. 标识、铭牌和使用说明书:未在文中详细列出,具体可参考标准原文。
三、标准作用
1. 医疗场所:可对医疗器械、病房环境等进行消毒,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防止交叉感染。
2. 食品加工场所:对食品加工设备、工具、容器等进行消毒,保障食品卫生安全,防止食品受到污染。
3. 公共场所:如酒店、商场、学校等,对公共区域的物体表面、空气等进行消毒,降低传染病传播风险。
4. 家庭使用:可用于家庭餐具、玩具、衣物等的消毒,方便快捷,保障家庭成员健康。
5. 水处理领域:用于生活饮用水、游泳池水等的消毒,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保障人们用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