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7954-2020《黏膜消毒剂通用要求》解读
一、标准基本信息
1.发布与实施
发布日期:2020年4月9日
实施日期:2020年11月1日
发布单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归口单位: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2.起草单位与人员
主要起草单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
主要起草人:徐燕、张流波、吴晓松、魏秋华等20余人。
二、标准核心内容
1.原料要求
禁用物质:明确禁止添加抗生素、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激素等处方药物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禁用成分。
重金属限量:铅≤10mg/kg,汞≤1mg/kg,砷≤2mg/kg(参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2.技术要求
理化指标:包括有效成分含量、pH值、稳定性等参数,需符合产品标识范围。
杀灭微生物指标:
悬液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繁殖体杀灭对数值≥5.0;对白色念珠菌杀灭对数值≥4.0。
载体法:对细菌繁殖体杀灭对数值≥3.0,对真菌杀灭对数值≥2.0。
微生物污染指标:
成品应无菌,生产过程遵循灭菌程序;使用中消毒液菌落总数≤10cfu/mL,不得检出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
3.检验方法
涵盖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稳定性测试、杀灭微生物试验及微生物污染检测等,采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等标准方法。
4.使用方法与标识
使用规范:明确消毒剂稀释浓度、作用时间及操作流程,强调避免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使用。
标签要求:标注产品名称、有效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企业及使用注意事项等信息。
三、标准适用范围与作用
1.应用场景
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如医院、诊所、护理中心)中黏膜部位(口腔、鼻腔、眼睑等)的消毒。
不适用于黏膜抗抑菌产品及非医疗用途的黏膜消毒剂。
2.核心作用
质量管控:通过原料筛选、技术指标及检验方法,确保消毒剂安全性与有效性。
感染防控:规范临床操作,降低诊疗过程中病原体传播风险,保障患者与医护人员安全。
监管依据:为卫生行政部门监督、企业生产及产品认证提供技术支撑。
四、与旧版(2011版)对比
1.修订要点
新增“抗病毒药”禁用条款,强化重金属限量要求。
增加微生物污染指标,细化使用中消毒液菌落总数标准(≤10cfu/mL)。
调整检验方法,引入载体法杀灭微生物试验,提升标准科学性。
2.修订意义
适应消毒剂成分多样化趋势(如中草药复方),优化检测方法。
与《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衔接,统一黏膜消毒剂监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