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准基本信息
1. 发布与实施:GB 38456-2020《抗菌和抑菌洗剂卫生要求》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0年11月17日联合发布,自2021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2. 主管与归口:标准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管理,主管部门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3. 起草单位:主要起草单位包括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监督中心、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院等11家机构,陈贵秋等19名专家参与编制。
二、标准核心内容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完整皮肤、阴道黏膜和口腔黏膜的抗菌与抑菌洗剂产品。
禁用部位:明确禁止用于足部、眼睛、指甲、腋部、头皮、头发、鼻黏膜及肛肠等特定部位。
禁用用途:产品不得宣称治疗疾病或改善皮肤黏膜症状的功效。
2. 原料要求
原料需满足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食品级、医用级或化妆品标准的质量要求。
禁用成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药品及同名原料(消毒防腐类药物除外);
生物制品(如疫苗、血液制品等);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的禁用物质(碘除外);
国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禁止添加物质。
3. 技术指标
杀灭率与抑菌率:
抗菌洗剂:对目标微生物杀灭率≥90%;
抑菌洗剂:对目标微生物抑菌率≥50%。
理化指标:
pH值需符合标识值±1的范围;
铅、砷、汞限量分别为≤10mg/kg、≤2mg/kg、≤1mg/kg;
有效成分(如氯己定、三氯生等)含量需符合标准或产品执行标准。
4. 检验方法
涵盖微生物污染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杀灭/抑菌性能测试(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毒理安全试验(皮肤刺激、黏膜刺激等)。
稳定性要求:产品有效期≥12个月,有效成分含量在有效期内不低于标识下限。
5. 标签与说明书
需标注“不得用于治疗疾病或改善症状”“避免接触眼睛”等警示语,并注明储存条件及注意事项。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医疗机构:用于医护人员手部清洁、患者皮肤消毒等。
2. 公共场所:如学校、商场、交通枢纽等区域的卫生设施。
3. 家庭场景:日常皮肤护理、口腔清洁及特殊部位(如阴道黏膜)的抑菌需求。
4. 工业领域:食品加工、制药等行业的从业人员卫生防护。
GB 38456-2020通过明确技术指标、禁用物质及检测方法,为抗菌和抑菌洗剂行业提供了统一的质量规范,既保障了消费者权益,也推动了市场的健康发展。企业需严格遵循标准要求,确保产品安全有效,消费者则可通过正规渠道选择合规产品,提升卫生防护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