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405562021《海船机舱进水应急操作技术要求》标准解读
一、标准基本信息
1.发布与实施日期
该标准于2021年8月10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自202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2.主管与归口部门
主管部门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归口于中国标准分类中的“船舶航行安全与船舶安全标准(R22)”,对应国际标准分类“水路运输(03.220.40)”。
3.适用范围
适用于航行于海上、以商业运输为目的的500总吨及以上货船,以及载客12人及以上的客船(包括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轮等)。
二、标准核心内容
1.规范性引用文件
国家标准:
GB/T 13386《海洋营运船舶明火作业安全技术要求》,规范船舶明火作业安全。
GB 16993《防止船舶货舱及封闭舱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保障封闭舱作业安全。
国际公约:
IMO《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强化海洋环境保护要求。
2.术语与定义
机舱进水:因意外导致机舱内水分进入,可能威胁设备、电气系统及船舶安全,分为轻微、一般、严重三级。
应急操作:针对进水采取的紧急措施,包括报警、堵漏、排水等,旨在控制事态、保障人员安全。
应急设备:专用设备(如排水泵、堵漏器材、应急照明)需定期维护,确保可用性。
3.基本要求
应急程序制定:船舶需制定详细操作流程,明确报警、关闭舱门、启动排水系统等步骤,并针对不同进水场景提供应对措施。
堵漏器材配备:配备堵漏毯、木塞、水泥等工具,存放于易取位置,船员需掌握使用方法。
应急演练与培训:定期开展模拟演练(含人员撤离、排水操作),并通过培训更新应急技术要求。
记录与报告:记录事故时间、原因、处理措施,重大事故需及时上报并接受调查。
4.应急程序
报警与通知:触发警报系统,立即向船长报告,确保全员响应。
人员撤离:按预设路线有序撤离,避免恐慌。
关闭舱门与通风:关闭进水舱室及相邻舱室的门、通风口,防止水势蔓延。
排水与堵漏:启动排水系统,组织人员堵漏,注意操作安全。
记录与评估:全程记录操作节点,事后分析改进程序。
5.附录A
提供机舱进水估算方法,包括进水原因分析、进水量计算及风险评估,辅助应急决策。
三、标准作用
1.提升船舶应急能力
通过规范操作流程,确保船员在进水事故中快速响应,减少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风险。
2.统一监管标准
为港口管理机构提供监督依据,促进船舶安全管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3.强化海洋环境保护
结合IMO公约要求,降低机舱进水可能引发的油污泄漏等环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