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0181-2006《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 安全要求》解读全文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发布时间:GB 20181-2006《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 安全要求》于2006年11月16日发布,恰逢中国矿业行业蓬勃发展、安全意识逐步强化的关键时期,它的出现犹如一盏明灯,为矿井提升设备的安全规范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2. 发布单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这两个权威部门携手,确保了标准的科学性、严谨性与权威性,使其成为行业内不可撼动的准则。
3. 实施日期:自200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矿井提升设备的生产、安装、使用和维护提供了一年的过渡期,让相关企业有充足时间调整与适应,平稳过渡到全新的安全规范时代。
4.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作为主管部门,肩负着对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与管理重任,保障标准在实际应用中落地生根,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 归口部门:全国矿山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该标准的归口部门,凭借其在矿山机械领域的专业积累和丰富经验,为标准的制定、修订以及后续的解释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6. 英文标准名:其英文名称为“Safety requirements for mine hoists and winding engines”,简洁明了地向国际社会传达了标准的核心内容,有助于推动中国矿业安全标准与国际接轨。
7. 起草人:众多行业专家参与起草,他们汇聚了矿山机械设计、安全工程、电气自动化等多领域的智慧,从不同角度对矿井提升设备安全要求进行全方位考量与精心雕琢。
8. 国际标准分类号:国际标准分类号为53.040.20,精准定位了该标准在国际标准体系中的位置,便于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快速识别与引用,彰显了中国矿业安全标准在国际舞台上的接轨意识与开放姿态。

二.标准内容
1. 本标准全面覆盖了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以及检验等各个环节,构建起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规范体系,犹如为矿井提升设备的安全运行编织了一张严密的防护网。
2. 机械安全要求:对提升机和绞车的机械结构强度、零部件的可靠性、制动装置的性能等提出了严格规定,要求设备在长期高强度运行下仍能保持稳定,零部件磨损应在可控范围内,制动系统必须具备快速、可靠制动的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停车,保障人员与设备安全。
3. 电气安全要求:详细规定了电气系统的绝缘性能、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接地措施等,要求电气设备在复杂恶劣的矿井环境下也能安全稳定运行,防止因电气故障引发火灾、触电等事故,为提升设备的电气控制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4. 安全保护装置要求:强调必须配备完善的安全保护装置,如过卷保护、松绳保护、限速保护等,这些装置能在设备运行出现异常时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措施,将事故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全方位守护矿井提升作业的安全。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矿井提升设备生产环节:制造商在设计与生产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时,严格依据该标准进行零部件选型、结构设计与组装调试,从源头上确保设备符合安全要求,为后续的安全运行奠定坚实基础,避免因设备先天不足引发的安全隐患。
2. 矿井安装与调试阶段:安装人员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设备安装,精准定位、牢固固定,确保设备安装精度与稳定性;调试过程中依据标准对各项安全功能逐一测试验证,使设备在正式投入使用前就达到最佳安全状态,保障矿井提升作业的顺利开启。
3. 日常使用与维护过程:矿井企业依据标准制定详细的设备操作规程与维护计划,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维护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与维修,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隐患,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保障矿井生产安全高效进行。
4. 安全检验与监管领域:监管部门依据该标准对矿井提升设备进行定期检验与不定期抽查,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设备责令整改,通过严格的监管手段督促企业落实安全责任,保障矿井提升设备始终处于安全可控状态,维护矿井安全生产秩序。
四.总结
1. GB 20181-2006《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 安全要求》作为矿井提升设备领域的权威标准,从多方面为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规范指引。
2. 它的实施有效降低了矿井提升作业的安全风险,保障了矿工生命安全与矿井生产效益,是矿业安全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
3. 随着矿业技术的发展,该标准也在不断与时俱进,持续为矿井提升设备的安全升级保驾护航,助力矿业行业稳健前行。











一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7*24小时快速响应
十五年检测经验
检测精准,价格透明
超过百个检测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