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0395.7-2006《农林拖拉机和机械 安全技术要求 第7部分:联合收割机、饲料和棉花收获机》标准指南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发布时间:2006年12月1日,这一标准在农业机械安全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2. 发布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携手发布,彰显了权威性。
3. 实施日期:2007年7月1日,正式落地,为行业安全规范拉开帷幕。
4.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肩负监督与管理的重任。
5. 归口部门: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精准对接行业需求。
6. 英文标准名:Safety requirements for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tractors and machinery — Part 7: Combine harvesters, forage and cotton harvesters,走向国际舞台的清晰名片。
7. 起草人:众多行业专家汇聚智慧,为标准注入专业力量。
8. 国际标准分类号:61.020.10,精准定位,便于国际交流与接轨。

二、标准内容
1. 范围界定:明确涵盖联合收割机、饲料收获机以及棉花收获机等关键设备,为安全规范划定清晰边界。
2. 安全要求细化:从机械防护装置的坚固性到电气系统的绝缘性能,从操作人员的可视范围到紧急停机装置的灵敏度,全方位保障作业安全。
3. 噪声与振动控制:规定设备运行时的噪声与振动限值,减少对操作人员健康的长期损害,营造相对舒适的作业环境。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农业生产一线:在广袤的农田中,联合收割机收割金黄稻谷时,依据此标准配备的防护装置有效防止秸秆飞溅伤人,保障农民安心作业。
2. 饲料加工企业:饲料收获机在收集青贮饲料时,符合标准的电气系统防护避免漏电事故,确保工人安全,保障饲料供应稳定。
3. 棉花产区:棉花收获机穿梭于棉田,标准规定的紧急停机按钮在意外发生时能迅速响应,保护采摘工人与设备安全,维护棉花采收秩序。
四、总结
1. GB 10395.7-2006标准为农林机械安全筑牢根基,是行业发展的安全灯塔。
2. 它在农业生产、加工等多场景中发挥关键作用,守护生命与财产安全。
3. 随着农业现代化推进,这一标准持续引领安全规范升级,助力行业稳健前行。











一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7*24小时快速响应
十五年检测经验
检测精准,价格透明
超过百个检测网点